薛宝琴出嫁,梅翰林一家根本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薛宝琴是金陵薛氏的千金,薛蟠的妹妹,薛姨妈的女儿。薛家虽是商贾出身,靠着贾府的荫庇,日子过得风光。宝琴生得秀美,脑子也好使,诗词写得让人拍案叫绝。她在大观园里跟史湘云、林黛玉她们联诗,句句出彩,众人夸她才女。她早年跟梅翰林的儿子定了亲,梅家是官宦门第,门当户对,按说这婚事稳稳当当。可她爹早早没了,她得守孝三年,婚事只能搁一边。守孝期间,她在家里安分待着,日子过得低调。薛家虽有钱,但礼法这东西压得死死的,宝琴再有才情,也得按规矩来。她的婚约虽定,梅家那边却远在京城,联系起来不方便。薛家得盘算着,怎样才能让这门亲事不黄。 薛宝琴守孝刚满,家里又出事了。薛姨妈得了痰症,病得七七八八,随时可能不行。薛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要是薛姨妈真走了,宝琴得再守三年丧,那她就快十九了。在清代,十九岁还没出嫁,算老姑娘了,梅家那边怕是要变卦。清代的规矩,女儿守丧期间不能嫁人,可要是先“出嫁”,就能免了这条。薛家就动了心思,打算用“冲喜”这招,既给薛姨妈求个好兆头,也保住宝琴的婚约。这冲喜不是真嫁人,就是走个形式,让宝琴有了“已嫁”的名分,免得再守丧。薛家动作很快,挑了个日子,把仪式办了。梅家远在外地当官,压根联系不上,薛家就先斩后奏,事后再补个信过去。可这信送出去,梅家压根没收到,婚事的事就这么悬着。 冲喜这事在清代不算稀奇,很多人家都这么干。薛家这么做,也是为了两头兼顾:一是盼着薛姨妈能好起来,二是保住跟梅家的亲事。宝琴的“出嫁”其实就是个过场,她还是待在薛氏别院,没真去梅家。薛家想着,等梅翰林回来,再把事情说清楚,挑个日子正式完婚。可梅家在外地,归期不定,薛家只能干等着。宝琴这段时间低调得很,待在别院,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梅翰林后来回了京城,听说这事也没闹,理解薛家的难处。清代的礼法虽然严,但这种冲喜的做法,大家都能接受。两家重新商量,定了日子,宝琴就正式嫁过去了。《红楼梦》里没再提她的下场,估计是嫁到梅家,过上了平稳日子。 这事说白了,就是薛家为了保住婚约,耍了个小聪明。清代的礼法逼得人得想辙,薛家这招冲喜,既合规矩,又能解决问题。可梅家远在外地,压根不知道,闹了个乌龙。
曹操的妻妾。三国人物三国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