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成了最大输家!7月27日,特朗普在苏格兰挥杆结束后的那记握手,把欧盟输美商品关税定格在15%,比此前威胁的30%砍了一半,却仍是拜登时代的整整6倍。看似“体面”的数字背后,德国总理默茨在柏林的发布会现场脸色并不好看:“对我们的出口而言,这就是一记重锤”。 为什么是德国最疼?因为美国海关的电脑里敲下的每一笔15%,几乎都先落在德国账上。2024年,德国新车出口的13.1%去了美国港口,保时捷甚至把三到四成的产量直接跨洋卖过去。当关税从27.5%降到15%,听起来像打折,可大众集团上半年的财报里已经写进了13亿欧元的额外成本,相当于白送了近3万辆ID.4。奥迪更惨,上半年利润直接掉三成。 故事不止在账面。慕尼黑宝马博物馆旁的办公大楼里,工程师们最近收到一封内部邮件:所有赴美零部件的物流路线暂停评估,等待“政策窗口”。原因简单——从德国空运过去的刹车系统,在关税表上多待一天,成本就多涨15%,而一款新车型的开发周期长达五年,没人敢押注五年后的华盛顿还会不会继续“加戏”。 更深层的伤口在本土车间。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总部已悄悄把年度招聘冻结升级为“结构性裁员”,上万份合同将不再续签,工会代表在食堂门口发传单:“去美国建厂?先等两年,再花十亿,可这两年我们吃什么?” 德国经济研究所把数字算得冰冷:若美国坚持高关税,2025—2028四年里德国GDP累计蒸发2000亿欧元;一旦欧盟报复,损失将冲到2500亿,相当于德国一年公共教育预算灰飞烟灭。 有人把锅甩给“德国产业太依赖出口”。可真实的剧本是:美国市场对德国汽车、机械、化工的依赖度同样高得惊人——底特律装配线上的机器人七成来自巴登-符腾堡,纽约地铁的新信号系统合同写着西门子。华盛顿强行加税,相当于给自家工业链打了一针“涨价+断供”的混合毒剂。 关税靴子落地那一刻,德国车企的股价短暂拉升又迅速回落,交易员在法兰克福交易大厅喊出一句粗口:“15%不是终点,是特朗普下一次要价的起点!”屏幕上的数字跳动着,像极了德国制造的心跳——快而紊乱。 接下来会怎样?留言区聊聊,你觉得德国还能撑几轮? (信息来源:新华网 2025-05-25《美欧关税战若升级德国或面临2500亿欧元损失》;央视网 2025-07-26《大众承压美加关税拖累“德国制造”》;人民网 2025-05-25《美欧关税战若升级德国或面临2500亿欧元损失》)
出乎意料特朗普突然宣布!8月5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如果欧盟不履行义务,要欧盟
【8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