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是张嘴就来,居然公然劝14亿中国人多买美国货,还要我们放弃关税和市场保护?他们到底是来谈合作的,还是来搞讹诈的? 不久前,耶伦在镜头前那句“中国消费者应该多买美国货”,听着像商场导购,实际是把算盘珠子直接拨到了14亿人脸上。她话音未落,美国财政部就递上一份“愿望清单”:中国把关税从10%再砍,把新能源、农产品、医药市场大门统统敞开,最好连技术转让也顺手签了。这套操作,跟深夜敲门推销“保健品”的差不多——只讲疗效,不讲价格,也不说自己卖的是不是真货。 数据把底牌掀得明明白白。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已经占到外贸总额三成多;特斯拉上海工厂悄悄把芯片全换成国产,因为美国本土一旦断供稀土,整车成本立涨一倍;雷神、洛马因为缺中国稀土,导弹和战机生产线排队延期,五角大楼急得团团转。美国一边喊“多买我家大豆”,一边把145%的对华关税降到30%就觉得自己“仁至义尽”,却绝口不提中国同步把125%的关税降到了10%。真要讲对等,华盛顿先把那道30%的墙拆了再说。 更黑色幽默的是,美国消费者正用行李箱投票。支付宝统计,4月上半月美国游客在华扫码消费金额同比涨了两倍,义乌小商品、华强北电子、四季青服装被成箱拖回洛杉矶。华盛顿筑起的“关税墙”,挡不住老百姓用脚丈量物价:同样一款智能手环,深圳买99元人民币,回到加州加完税要79美元,差价够再吃一顿海底捞。谁的口袋在出血,一目了然。 北京的态度也干脆。5月13日国务院税则委一纸公告,把对美加征关税从34%降到10%,但留了个90天观察期;8月1日特朗普再次威胁要把铜关税拉到50%,中方谈判代表直接把稀土出口清单拍在斯德哥尔摩的桌上——要不要一起体验“断链”的滋味? 谈可以,但只能遵循日内瓦联合声明的那句原话:平等、相互尊重、照顾彼此关切。 接下来的剧情并不复杂。8月12日暂停令到期,如果华盛顿执意把关税弹回三位数,中国手里的稀土牌、市场牌、供应链牌会一张张打出去。美国农场主的大豆继续堆在仓库,田纳西的农民已经在电视镜头前哭诉“再卖不出去就破产”;而上海车展上,德国大众、法国空客的高管围着国产电池和机身钛合金转圈,生怕下一轮补贴名单里没有自己。到底谁更需要谁,数字比嘴硬。 评论区留给你们:如果美国真想做生意,是先拆自己的关税墙,还是继续指望14亿人当“接盘侠”?
特朗普变招,白宫:8月12日后或恢复24%对华关税,美财长对华摊牌如果把国际政
【30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