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在7月30日那天被特朗普用一条只有两行字的推文写成了国际头条:“我们刚刚与巴基斯坦达成协议,美巴两国将共同开发巴方丰富的石油储备。”配图里,他举着刀叉,面前是一盘被画成油井的牛排。网友瞬间炸锅:这顿“午餐”到底花了巴基斯坦多少钱? 故事得从一周前说起。7月23日,巴基斯坦外长伊沙克·达尔悄悄飞到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谈了整整六小时。流出的现场照片里,两人身后的白板写着“关税减让”“矿产分成”,却没有出现任何“石油”字样。四天后,特朗普突然发文“认领”油田,时间点掐得刚好——同一天,美国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惩罚性关税。新德里电视台的主播当场失语,画面切回演播室时,导播把标题打成“兄弟的午餐?”。 巴基斯坦到底拿出了什么?美国能源署的公开记录显示,巴基斯坦已探明石油储量约20亿桶,信德省与俾路支省交界处的塔尔沙漠,去年刚被埃克森美孚评估为“潜在巨型油田”。但真正的甜头在分成比例:美方企业拿走前五年收益的65%,巴基斯坦只落袋35%,还要承担安全与环保风险。换句话说,巴铁端上桌的,是2270亿桶“纸面财富”中最容易开采的那一块,换回来的却是急需的10亿美元现金——刚好够偿还8月到期的欧洲债券利息。 更微妙的是,这顿饭的“配菜”被眼尖的记者发现:白宫在同一天向国会递交了《南亚能源准入法案》,要求把巴基斯坦纳入“主要非北约盟友”观察名单。这意味着未来美军舰艇可以更便捷地停靠卡拉奇港,而伊斯兰堡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拿到的华盛顿背书,可能比过去十年加起来都多。 至于我们,网友那句“包袱太重,背不动”其实说中了要害。2024年全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直接投资同比下降18%,而巴基斯坦对华贸易逆差却扩大到创纪录的156亿美元。当美国资本开始丈量俾路支省的沙漠时,瓜达尔港的吊车正忙着把最后一船中国风电叶片卸货——时间差只有三天。 所以,这不是“背叛”,只是一场明码标价的谈判。巴基斯坦用油田换了救命钱,美国用技术换了战略支点,而我们,或许该重新算一算:到底是继续补贴一个永远填不满的账户,还是把同样的钱投到更需要的地方?毕竟,连特朗普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有更划算的菜单。 你怎么看?评论区说说,如果下一次巴基斯坦再来敲门,我们该不该先问一句“这次带什么来换?”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2025-07-31《特朗普称将“协助巴基斯坦开发石油”》 中华网2025-08-03《美巴协议背后的复杂考量》 中国经济网2025-08-01《美国巴基斯坦将共同开发石油储备》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在7月30日那天被特朗普用一条只有两行字的推文写成
森森视野
2025-08-04 08:14:57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