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很多知名人士的家世关系都是夙有渊源,大文豪鲁迅和周恩来也是。 鲁迅原名叫周树人,一八八一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不过家里后来败落了。他爷爷周福清中过举人,在翰林院干过事,但因为科场案子坐牢,家产没了影。周树人小时候上私塾,念四书五经,一九零二年去日本留学,先学日语,然后进仙台医专念医。可一九零六年他看幻灯片事件后,觉得救国得从文化入手,就辍学转搞文学。回国后在绍兴师范教书,一九一八年用鲁迅笔名发《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先河。他写了不少短篇,比如《阿Q正传》,讽刺国民劣根性,还办《新青年》杂志,推动新文化运动。鲁迅一生写杂文批判封建,创办刊物启蒙民众,到一九三六年在上海病逝,享年五十五岁。他的作品影响深远,让人反思社会问题。周恩来一八九八年出生在江苏淮安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小吏,家境一般。他小时候丧母,随伯父去东北上学,一九一零年进天津南开学校。一九一九年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一九二零年去法国勤工俭学,接触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在黄埔军校当政治部主任,参与北伐。一九二七年领导上海工人起义,在中央苏区干要职。新中国成立后当总理兼外交部长,推动经济建设和外交,直至一九七六年逝世,享年七十八岁。他一生致力于国家发展,处理国际事务。 绍兴周氏家族源头能追溯到北宋周敦颐,他一零一七年出生在湖南道县,写过《太极图说》和《爱莲说》,奠定理学基础。周敦颐在江西九江讲学,他的母亲墓志铭上写后世以九江濂溪为籍。周敦颐后裔南宋时避乱南迁,一支到浙江诸暨,后分到绍兴。周澳是周敦颐第九代孙,在绍兴鱼化桥形成支系。明正德年间,周逸斋从河南汝南迁族到绍兴覆盆桥,建立宁寿堂。周逸斋选绍兴因为文化厚实,族人从事耕读。鲁迅家是覆盆桥周氏,直系周逸斋后裔。周恩来家是宝祐桥周氏,也源于鱼化桥,同尊周敦颐和周逸斋。族谱记录世系一致。清乾隆年间,周恩来曾祖辈外迁,周起魁道光年间从绍兴去江苏淮安当师爷,买房产在驸马巷安家。周起魁继承师爷业,教子孙不忘根基。这样,两支分居浙苏,但共享汝南起源和绍兴传承,形成血脉纽带。专家考证,鲁迅是周敦颐第三十二代孙,周恩来是第三十三代,所以辈分鲁迅高一级,周恩来该叫鲁迅叔叔。这层关系不是随便说说,有家谱和县志佐证。 周恩来早年就知道家族绍兴根,一九三八年鲁迅逝世两周年纪念会上,他说自己血统上可能是鲁迅本家,都出身绍兴周家。一九三九年他回绍兴视察抗战,顺便查族谱,续写自己身世,确认与鲁迅同宗。他在手抄本上写恩来字翔宇,五十房樵水公曾孙等,明确世系。新中国成立后,一九五二年周恩来在中南海见鲁迅遗孀许广平,按辈分说他该叫她婶母。一九六九年党的九大,周恩来在北京饭店见鲁迅弟弟周建人,说周建人是绍兴周氏二十世孙,他是二十一世,该叫叔叔。周建人点头,回忆老人提汝南祖籍。周恩来多次强调绍兴籍,护照和毕业证都填浙江绍兴。他对绍兴发展关心,用工资帮乡亲,推荐绍剧给毛泽东。近年河南平舆县二零一八年办周氏文化节,族人聚大王岗乡祭祖,讨论绍兴分支,确认鲁迅周恩来四百年前一家。活动挖掘档案,海外代表参与,反映人们重视起源。周氏一族从河南迁绍兴,再分淮安,体现华夏家族传承大格局。 鲁迅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在上海逝世,当时身边亲友在场。周恩来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在北京医院逝世,医护记录他最后指示。两人虽未谋面,但周恩来敬重鲁迅,青少年时邀鲁迅演讲,一九一九年鲁迅看周恩来编剧《新村正》,可惜错过见面。周恩来晚年还遗憾此事。周恩来查家谱后,坚信同族,影响他对绍兴感情。绍兴县志和濂溪族谱证实鱼化桥周氏分覆盆桥和宝祐桥,鲁迅母鲁瑞是周恩来祖母堂侄女,加深亲戚关系。周恩来称绍兴有祖坟家谱,不能否认籍贯。这层渊源超出亲缘,体现文化传承。周氏从周敦颐到现代,跨越千年,影响中国思想和革命。周恩来视鲁迅为硬骨头,继承其精神。周氏文化节延续传统,族人交换家书。周恩来与鲁迅关系,反映知名人士家世交织,华夏一脉相承。
我国很多知名人士的家世关系都是夙有渊源,大文豪鲁迅和周恩来也是。 鲁迅原名叫周树
思绪永恒
2025-08-04 05:37:29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