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军排长临危受命,指挥200余人阻击越军1个师,战后被记一等功,却因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8-04 02:24:34

1979年,我军排长临危受命,指挥200余人阻击越军1个师,战后被记一等功,却因战前偷抓了老乡的鸡,被降为二等功! 谢志熙这个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穷,父母靠种地过日子,他帮着干活,学会了不少农活技能。入伍后,分配到陆军部队,刚开始适应军营规矩,参加各种训练,比如跑步拉练啥的。部队生活严格,他得跟大家一起列队,背包行军啥的。 刚入伍那会儿,他不怎么守纪律,巡逻时看到野兔就私自逮了烤着吃,违反规定,被领导批评了好几次。还有跟战友吵架动手的事,也闹过,影响挺坏的。 领导开会点名,让他站着听教训,可他没太当回事,类似问题还反复犯。慢慢地,他当上排长,开始带兵,组织射击训练啥的,教新兵怎么瞄准,调整姿势。 战前,他还出去采购东西,顺手进老乡家抓鸡鸭,甚至端走炖好的汤,说是为伤员补营养。这些事破坏了军民关系,村民告状,上级查了,他写检讨保证改,但档案里记着呢。 到开战前,他积累了点基层经验,管着排级单位,检查装备啥的。尽管有这些毛病,他还是积极备战,调整部队位置啥的。说起来,他这些违纪行为,后来直接影响了战后评功。 代乃那场阻击战,是13军推进的关键,地形复杂,要挡住敌316A师增援。2月22日,116团进攻,谢志熙带1排拿下463高地。 之后,他看到附近无名高地有威胁,没请示就带人去打,结果中途遭敌火力,损失几名战士。上级生气,但派6连长杨忠玖带人支援,杨腹部中弹,副连长腿伤,都送后方。 谢志熙接过6连指挥,这个连有两百多人。他安排修工事,挖壕沟啥的。次日凌晨,敌先头部队来袭,他报坐标呼叫炮火,位置准,炸了不少敌军。 战斗打20小时,他呼叫18次炮火,还指挥士兵打退敌冲锋,杀伤敌多人。敌军撤后,6连歼敌400余,自己剩88人。 说实话,这仗打得硬,但谢志熙擅自行动是战场抗命,平时作风问题也暴露了。他战前多次违纪,抓老乡鸡鸭啥的,损害形象,上级综合看,觉得一等功不合适。其实,这反映出部队纪律严,功劳再大也得扣分。 谢志熙接手指挥后,部队面临敌师压力,316A师是越军王牌,装备好,人数多。6连作为加强连,兵力有限,但位置卡住要道。 战斗中,敌军反复进攻,谢志熙靠炮火支援和士兵火力结合,压制敌势头。每次呼叫,他提供精确位置,让炮弹发挥最大效果。 敌军伤亡大,撤离时丢下不少装备。战后统计,6连集体一等功,称号“能攻善守英雄连”。谢志熙个人原评一等功,但因违纪降二等。 那些抓鸡的事,档案里有,领导评估认为影响军民团结,不能忽视。其实,这事接地气,说明部队评功不光看战场,还看平时表现。 很多人觉得可惜,但他自己后来也反思了这些问题。代乃战整体上,13军完成任务,占领柑塘,打击越经济支柱磷矿。谢志熙这经历,提醒大家纪律重要,战场外的事也能决定命运。 战后,谢志熙继续在部队干,参与守备任务,修工事啥的。几年后,他晋升,处理训练和后勤。退役时,交接工作,整理档案。 回家后,从事地方事,闲时写回忆。翻旧笔记,整理事件,出版《代乃阻击战真相》,详述过程,列伤亡数据。书里他直说战场细节和个人问题,没回避违纪。 读者看后,反馈多,他去讲座讲高地争夺。晚年住乡村,跟老战友聚,交换照片,聊历史。其实,他保存功章,但生活低调。最终离世,留下记录。 说起来,这故事有内涵,战场英雄也得守规矩,违纪就扣分。谢志熙没成完美人物,但真实经历教育人。部队纪律严明,确保整体形象。

0 阅读:28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