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悲剧——敌人达不到的目的,往往都是自己人达到的! 小时候看小人书,看到了杨

历史萌讯铺 2025-08-04 00:56:20

历史的悲剧——敌人达不到的目的,往往都是自己人达到的! 小时候看小人书,看到了杨令公被潘仁美给害得家破人亡,气得直跺脚!那么,这段历史的真相是怎样的? 杨令公就是杨业,潘仁美其实就是潘美。关于这一段历史的真相,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决定第二次远征辽国。派出了30万大军兵分三路,其中,西路军是潘美为正、杨业为副,王侁、刘文裕为监军。 三路大军,以曹彬为首的东路军首先溃败,拖累其他两路大军,被辽军发挥骑兵闪电战的优势各个击破,引起北宋大军全线溃败。 东路军安全逃命之后,赵光义又迅速命令中路军和西路的潘美撤军,以保全实力。中路军迅速撤回国内,但潘美的西路军在撤军途中心有不甘,决定再跟辽军干一仗。 结果是,又吃了辽军的败仗。赵光义命令他们撤退时,把云朔寰应四州的居民也南迁。 杨业的意见是,不能和辽军硬拼,应该先和云朔两州的守将约好,把民众迁到石竭谷,再派上千名弓弩手埋伏在谷口,用骑兵在中路声援,就能顺利南迁。 但监军王侁挖苦杨业,说他率领数万精骑,胆子却这么小,王侁认为,应该大张声势从雁门关北川大路进军,杨业认为,这样必败无疑。 但监军是什么人物?前线的大将根本得罪不起,如果得罪了监军大人,回国后算起账来,监军大人的报告就会让前线大将生不如死。 之前已有先例,猛将郭进在前线被监军田钦祚逼得自杀。郭进的资历和声望,并不比潘美差多少,都落得这样的结局,更何况杨业是从北汉投降过来的降将! 临走之前,杨业请求,要跟他搭档了7年的主将潘美,在陈家谷两侧埋伏弓箭手接应,因为等他败下来的时候,如果陈家谷没人接应,他就会全军覆没。杨业认为,此番必败无疑,但自己是个降将,早就该死,皇上让他统兵,他今天只能以死报答。 事后,一切都如杨业所料,悲愤的杨业为了证明自己对大宋的忠心,率军孤军深入敌军,等到败退的时候,离陈家谷的援军已经太远了。 杨业全军深陷辽军重围,仍率部血战,直到再也支持不住,才边战边退,把辽军引向陈家谷。这支队伍从凌晨出发,到达陈家谷时,已是傍晚,全军已经疲惫到了极限,可此时的陈家谷一片空旷,一个援军的影子都没有,杨业抚胸痛哭,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宿命! 杨业身边还有百余名战士,大家都知道必死无疑,但没有一个人逃命,最终只剩杨业孤身死战,手刃辽军上百人,他自己身上也受伤数十处,只好躲进密林,但终因伤重被擒。 杨业被俘虏后,绝食三日而亡。辽军统帅耶律斜轸将死后的杨业斩首,将首级送往辽国朝廷请赏,然后传首边疆,让辽宋两国军队都看看这位无敌将军的下场。 原来,当天潘美和王侁认为杨业已经胜利了,就顺着原路冲上去,要和杨业争功。到半路时,得知杨业败了,他们转身就率军撤退,一兵一卒都没有留下来救援。 这就是杨业之死的全部经过,读来实在令人悲愤,敌人达不到的目的,往往都是自己人达到的,这是最让人气愤的地方!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历史萌讯铺

历史萌讯铺

铺子开张,售卖历史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