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在7月28日“TerraScientia”论坛上的讲话,称俄罗斯“独自

百态世界侃 2025-08-03 16:46:08

拉夫罗夫在7月28日“Terra Scientia”论坛上的讲话,称俄罗斯“独自对抗整个西方”且“没有盟友”。

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认为,这是表达对中国的不满。

“火星方阵”认为,拉夫罗夫的言论并不直接针对中国,也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他是在表达对中国支持力度的不满。

他的措辞更像是对整体国际局势的描述,强调俄罗斯在军事上缺乏直接盟友支持的现实。俄罗斯官方多次表示重视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在公开场合避免批评中国。因此,这番话更可能是一种泛泛的战略叙述,而非针对中国的指责。

不过,潜台词中可能反映出俄罗斯对某些国家(包括中国)未提供直接军事支持的某种程度失望。俄罗斯可能希望盟友在军事上更直接介入,以分担西方施加的压力。

中国为何未在军事上支援俄罗斯?

中国在乌克兰冲突中未向俄罗斯提供直接军事支援,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避免卷入直接军事冲突以维护自身国际形象和外交灵活性。公开支持俄罗斯可能导致中国与欧美关系进一步恶化,损害其在全球经济和外交中的地位。

中国更倾向于通过经济和外交手段支持俄罗斯,例如购买俄罗斯能源、扩大双边贸易(2024年中俄贸易额已超预期),以及在国际场合为俄罗斯提供一定政治支持(如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反对对俄制裁)。这些支持方式风险较低,且能维持中俄关系。

直接军事支援俄罗斯(如提供武器或军事技术)可能触发西方更严厉的制裁,影响中国经济,尤其是在芯片、技术和金融领域。中国已因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受到西方密切关注,避免进一步升级风险是其优先考虑。

中国当前更关注国内经济挑战和地区安全(如台海局势、南海争端)。直接卷入乌克兰冲突可能分散资源,并为国内和地区稳定带来不确定性。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采取“中立”立场,试图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保持平衡,以在全球地缘政治中占据有利位置。公开支持俄罗斯可能导致中国失去在全球南方的外交影响力,因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俄乌冲突持谨慎态度。

即使中国愿意提供军事支持,其武器装备体系与俄罗斯的差异可能限制实际效果。此外,俄罗斯的军事工业能力较强,短期内对外部武器的依赖度不高,而中国更可能通过提供零部件或技术间接支持,而非直接派兵或大规模军援。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百态世界侃

百态世界侃

我关注世界,你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