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没记事时,爷爷就去世了,据说是因为肺气肿,这病怕气,而奶奶在别人眼里又不是个“省油灯”,这无疑就是让爷爷病情加重的催化剂。 我父亲排行老七,他上面有六个哥哥,大伯的儿子比我父亲岁数大,导致大伯家的孙子比我还要大几岁,每次看见那么大的男生叫我老姑,我都感到不好意思。 在那个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爷爷家这七个儿子繁衍出更多后代,好在当时还按照家谱取名字,不然真分不清辈分了。 我上小学时,班里的学生岁数有的相差三四岁,我和六伯家的一个哥哥同班。我清楚地记得,我们的班主任是个十八九岁的代课老师,她是外村来的。她总把六伯家的男孩和另一个姓马的男孩弄混,有时回答问题还把他俩名字叫串。其实这真不怪老师,因为他们俩长得真像,圆圆的脑袋不说,皮肤还黑乎乎的,尤其是眼睛都深深凹进去,胖墩墩的身材,看上去就一身蛮劲。 我把老师将他俩弄混的事跟妈妈说了,惹得妈妈和身边的那些邻居大娘们一阵哄笑。我不知道她们为啥笑,长得像有什么可笑的吗? 父亲和大伯们长得都不像,大人们说,父亲最像爷爷,高高的个头,瘦削的身材,年纪不大,走路有些弯腰,因为他爱抽烟,也总咳嗽,所以家里人就限制他抽烟,而他每次抽烟也总像做贼似的,不是躲到菜园里,就是跑到外面的树林里。 六伯长得又矮又粗,他儿子的外形基本就是他的缩小版。他很能干活,就是小气。那时,五伯身体有点残疾,年轻时没娶上媳妇,就一直住在父母留下的老房子里,跟六伯一起生活。当然五伯也不是吃闲饭的,他也帮着干农活。后来,有人给五伯介绍一个带男孩的女人,五伯很高兴,毕竟他也想有个自己的家。那时家里困难,五伯和女人结合后一起住在六伯家的北炕,晚上,炕沿就拉着大布帘子。五伯自己有家了,开始挣钱自己留着,不再给六伯花了,六伯不高兴,开始找五伯和女人的各种毛病,嫌弃女人带来的孩子淘气,最后到底把女人挤兑走了,五伯哭哭啼啼好些天,可终究是拗不过六伯。没办法,他还没能力出去自己盖房子,只能听哥哥的。过了没几年,五伯就死了,因为他没儿没女,他的坟距离家族墓地很远,孤零零在一边。 人们都发现六伯家儿子和马姓人家孩子特别像,虽不明说,暗地里一些人说原因出在奶奶身上。 过去的农村,竟然也不缺风流韵事,后来我从母亲和村里那些妇女们扯八卦中,才知道我的奶奶在年轻时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奶奶长得不是很漂亮,反正在我印象里就是还算白,还算胖,还算高,最主要是厉害,家里人包括爷爷都得听她的,她爱与男人搭讪,经常被爷爷骂,可她根本不理会,反而几句话把爷爷噎个哑口无言,只剩咳嗽。而六伯就是奶奶和村里一个姓马的“车老板子”生的。而这个“车老板子”心里也明白六伯是他的孩子,但也不认,毕竟他自己家还有一堆孩子,根本不在乎外面多一个。再说他也知道奶奶的相好不止他一个。甚至连相好都算不上,也许是临时起意吧! 听大人们讲,最早死去的五伯也不是爷爷亲生的。五伯和三伯都是村里生产队长的孩子。奶奶能说会道,也有一身力气。那些年,家里吃不饱,一到秋天,她就在半夜出去偷玉米,有时被看青的人发现,也就有了后面的故事。五伯和三伯都是六月份出生,妇女们就说他们俩都是奶奶在偷粮食时怀上的。 至于四伯,从长相上看不明显,但绝对与爷爷无关。因为怀他那年,爷爷出民工了,去外地修河堤,好几个月没在家。奶奶自己也弄不清他是哪家男人的娃。 二伯出生那年,爷爷和奶奶经常吵架。虽然俩人打骂不断,但能肯定二伯和父亲是亲兄弟,都是爷爷的孩子。毕竟那时刚他们结婚,奶奶还不至于为所欲为。而他们吵架的原因是因为奶奶嫁过来半年多,大伯就出生了。 真让人无法理解,各方面条件都落后的年代,竟然也有偷情的事情发生。也许正如妇女们笑谈那样:那时人们没啥娱乐,黑天瞎火去趟厕所功夫,抱柴禾功夫,到马圈喂牲口功夫都完成一件大事了。 奶奶年老时,自己也不避讳这些事,让她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年她生了九个儿子(夭折两个),却没有生出一个女儿。 (村里二丫自述)
在我还没记事时,爷爷就去世了,据说是因为肺气肿,这病怕气,而奶奶在别人眼里又不是
一桐谈情感
2025-08-03 15:17: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