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图书馆事件吵翻了天,有人骂判决不公,有人说原告胡闹,但有个更该盯着的事儿,被大伙儿踩在了脚底下——没等法院说话,就把人家信息挂网上游街,这算哪门子正义?是否有“私设公堂”之嫌?! 你可能觉得,曝光坏人有啥错?但问题是,谁来定义"坏人"?是网上敲键盘的情绪,还是没经过对质的一面之词?罗冠军被贴满照片时,全网都喊"渣男该死";大连工业大学那女生信息满天飞时,评论区全是"活该";就连追风小叶拿不出偷拍证据,照样被追着骂"猥琐"。这些人后来都被证实没啥大问题,可泼出去的脏水收得回来吗? 说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网上吵架跟赶集似的,甭管谁先开口,先把对方信息扒光了再说。就像俩人选菜吵起来,不找市场管理员评理,反倒先冲上去把对方身份证贴菜市场门口,旁边还写着"这人是小偷"。你说这菜还咋买?市场还咋逛? 老辈人总说,"捉贼要赃,捉奸要双"。过去县太爷断案还得升堂问两句,现在倒好,手机屏幕就是公堂,点赞数就是判决书。法院判了不构成性骚扰,你可以不服,可以上诉,可以指着卷宗说哪页写得不对,但不能跳过这些程序,直接给人扣帽子游街。这不是维权,是借着"正义"的名义,行"私刑"的方便。 有人说,那受害者咋办?等法律程序走完,黄瓜菜都凉了。可你想过没有,今天你为了"快速正义",支持把张三的信息挂网上;明天就可能因为一句口角,李四把你的身份证、工作单位全抖出来。当"谁闹得欢谁有理"成了规矩,没人敢保证自己永远是闹得欢的那个。 追风小叶到现在还在维权,可当初骂他最凶的人,早转战下一个热点了。就像扔完石头就跑的小孩,砸没砸中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扔得爽。 咱们不是不让质疑,更不是不让维权。只是得搞明白,拆违建得叫城管,抓小偷得找警察,连小区里吵架都知道找物业评理,到了网上,咋就非得自己抡起棒子上? 你觉得这种没规矩的"审判"该管管吗?要是哪天轮到自己头上,你指望网友手下留情吗?评论区聊聊,顺手点个关注,下次咱接着唠这些藏在热闹背后的门道。
据悉,“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记者曾经采访杨某某的一段对话
【8评论】【1点赞】
说两句
你做初一,不许别人做十五?渣女网暴学弟时,就放开了被他人揭个底儿掉的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