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巨匪刘黑七路过河北霸县时,挖了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祖坟,几个月后,刘黑七率部进入山东,韩复榘亲自带兵追剿,誓言要将刘黑七除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3年,河北霸县出了一桩奇事: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家的祖坟居然被人刨了。 消息传到山东,这位说一不二的“山东王”当场暴跳如雷,发誓要亲率大军,把那个胆大包天的巨匪碎尸万段。 能把一个手握重兵的军阀气成这样,敢如此指名道姓地叫板,这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一切,都指向一个让山东百姓闻风丧胆的名字——刘黑七。 而这个刘黑七,本名刘桂棠,并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人物,说到底,他也是个穷苦出身。 1892年,他生在山东费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家,家里连切菜刀和案板都没有,一年到头只能抱着冻地瓜啃。 八岁起,他就跟着母亲讨饭,后来给村里地主放羊,日子过得还不如羊。 地主孙安常刻薄狠毒,动辄将他绑起来毒打,有一次,羊夜里乱叫吵醒了地主,他就被罚跪了一整夜,因为不服软,又被反吊在房梁上狠抽。 这种非人的待遇,早早就在他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曾咬着牙对同伴说:“往后我管的人,一定要比这群羊还多!” 十五岁那年,他因偷了地主半袋高粱,被吊起来打了三天,这次养伤时,他眼里再没了怯懦,只剩下一股狠劲,甚至敢拍着胸脯冲村民喊:“凭啥他们顿顿吃白面,咱就得啃树皮?” 果然,没过几年,二十二岁的刘桂棠再也受不了这种日子,纠集了几个同村的穷哥们,仅凭一支土枪和一把鬼头刀,便上山落草为寇。 那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的队伍竟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短短四年,匪众就发展到三四百人,盘踞在沂蒙山区。 他嘴上喊着“打富济贫”,干的却是烧杀抢掠的勾当,而且毫无规矩可言,别的土匪或许还讲究“盗亦有道”,他却是抢完就烧,见了女人就掳走,连七八岁的孩子也不放过。 随着势力膨胀,刘黑七的残暴本性也暴露无遗,1925年,他占据费县周边十几个村庄,仅一个大刘庄,就杀了三百多口人,尸体堆在村口,半个月都无人敢去收殓。 当地百姓怕他怕到了骨子里,背地里都叫他“刘黑七”,这个外号甚至比他的本名刘桂棠还响。 他得势之后,亲属竟也狐假虎威,他的侄子刘小起在村里时,有村民难耐饥饿,偷吃了他家病死马的肉。 谁知刘小起竟将这八人活活打死,还逼着其他村民为死马披麻戴孝,抬着棺材出殡,送葬的队伍在刺刀威逼下,一步挨一棍,边走边哭喊“我的马爹”,其荒诞与残忍,简直骇人听闻。 刘黑七其人穷奢极欲至极,有一次路过临沂,他看中了有夫之妇陈尚兰,竟当街残杀其丈夫和三个孩子,然后将她强掳为妻。 后来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一度想收编他,派人送去大洋和步枪,封他为新编警备军副指挥。 可刘黑七拿了好处却根本不受约束,照样到处劫掠,甚至转头就抢了韩复榘下辖的税卡,杀了三名税警,韩复榘一怒之下断了他的粮饷,刘黑七随即翻脸反叛。 为了逼他就范,韩复榘曾抓了刘黑七的母亲做人质,但刘黑七是表面上假意归顺,等母亲一被放回来,立刻再次反叛,而且做得更绝——直接派人去挖了韩家的祖坟。 这便是1933年那场掘坟风波的由来,在韩复榘看来,祖坟被刨比丢了城池还丢人。 于是他亲自带兵追剿,下了死命令:“见了刘黑七的人,不管投降不投降,就地枪毙!”甚至悬赏六千银元,派人去天津日租界的赌场刺杀刘黑七。 谁知刘黑七异常狡猾,挨了一枪竟当场装死,趁乱逃脱,他滑得像条泥鳅,带着人在鲁南山区钻来钻去,韩复榘的正规军反倒因不熟地形,追了整整三个月,连他一根毛都没抓到,最终,刘黑七逃出山东,投靠了伪满洲国。 不过,军阀抓不住他,不代表他就真能逍遥法外,真正终结这个魔头的,是觉醒的人民和正义之师。 1943年,当时的八路军下定决心,要彻底铲除盘踞鲁南的刘黑七匪帮,之后在一个深夜,八路军悄无声息地包围了他的老巢,尽管匪徒们负隅顽抗,但大势已去。 而刘黑七眼看匪巢被攻破,不得已带着两名护卫跳墙逃窜,八路军战士王保斗等三人紧追不舍,在夜色中,王保斗判断那个矮胖的身影就是匪首,便死死咬住。 刘黑七回头射击,打光子弹后,甚至捡起石头砸伤了王保斗的鼻梁,王保斗忍着剧痛,毫不犹豫地连开三枪,终于将这个为祸十省、作恶二十八年的巨匪当场击毙。 有人说,刘黑七的恶是被穷日子逼出来的,可沂蒙山区的穷人多了,怎么偏偏就他成了活阎王? 他的人生轨迹,固然是那个黑暗时代的产物,但他的残暴早已超越了生存的无奈,变成一种纯粹的人性之恶。 至于韩复榘,他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追剿,究竟是为祖宗雪恨,还是只想在山东百姓面前挽回点面子,恐怕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信源】中国新闻网——韩复榘山东剿匪记:被捕土匪多被当场杀戮
抗战期间,日军“佐佐木勋小组”执行“斩首”行动,突袭八路军第8军分区司令部,副司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