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饰演伟人,大家看妆容怎么样?8月1日,电视剧《伟大的长征》在浙江横店举行开机座谈会。 你猜怎么着?这消息一出来,网上立马炸开了锅。有人说于和伟这次挑战伟人角色,简直是“神仙选角”;
也有人担心,他之前演的曹操、刘备太过深入人心,能不能驾驭得了伟人的气质?不过了解于和伟的人都知道,他从来不是靠“形似”吃饭的演员。
就说他在《觉醒年代》里演陈独秀吧,开拍前愣是把陈独秀的书信、演讲、照片翻了个底朝天,连陈独秀喜欢把瓜子皮堆在蔡元培面前这种小细节都挖出来了。
他自己说过:“演员要找的不是长相的复制,是人物的‘精神脉络’。”这种较真儿的劲儿,让他把陈独秀演得既威严又接地气,连陈独秀的孙女看了都掉眼泪。 这次《伟大的长征》由《觉醒年代》原班人马打造,导演张永新为了拍好这部剧,带着团队三次重走长征路,行程近两万公里。
他们在雪山草地间感受红军的艰难,在纪念馆里听老红军后代讲述故事,就为了把这段历史拍得“有血有肉”。
于和伟这次要演的角色,虽然具体是谁还没官宣,但从剧组透露的信息看,大概率是长征中某个关键人物。
想想他在《大决战》里演林彪,眼神里那股子坚毅,把人物的复杂性格拿捏得死死的,这次说不定又能给观众带来惊喜。 不过话说回来,演伟人难就难在“度”的把握。太严肃吧,容易变成刻板印象;太随意吧,又怕失了庄重。
于和伟倒是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在采访里说过:“伟人也是人,他们有理想、有情感,甚至有小缺点。”
就像他在《觉醒年代》里加的那场戏——陈独秀蹲在院子里啃西瓜,汁水顺着下巴流,跟儿子延年拌嘴,那股子烟火气,一下子就让人物活了。这种处理方式,既尊重历史,又让观众产生共鸣。 这次《伟大的长征》还没开拍,就已经让人充满期待。
导演张永新说,他们要拍出“大主题下的人性伟大”,不仅要展现战略决策的风云变幻,还要刻画普通战士的命运轨迹。
这对于和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他得在伟人的光环下,演出人物的脆弱、坚持和成长。
比如在《悬崖之上》里,他演的特工周乙,表面冷静,内心却有血有肉,那种在绝境中的挣扎,让观众跟着揪心。这种细腻的表演,正是他的强项。 当然,也有人质疑,于和伟演了这么多历史人物,会不会陷入同质化?但看过他作品的人都知道,他每次都能跳出舒适区。
从《三国》的刘备到《军师联盟》的曹操,从《巡回检察组》的检察官到《三体》的史强,他演过的角色横跨古今,却没有一个重复的。这种多面性,正是他作为演员的魅力所在。 不过,最让人好奇的还是他这次的妆容。从开机照来看,于和伟留起了短发,面色黝黑,眼神深邃。
有网友猜测,这可能是为了贴近长征时期领导人的形象。但化妆师杨树栋曾说过,于和伟演戏从来不靠浓妆,他更注重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传递人物气质。
就像他在《大决战》里演林彪,化妆师只给他化了个“精气神”,结果观众愣是没认出来那是于和伟。这种“去标签化”的表演,反而让人物更有说服力。 说到底,一部好的历史剧,不仅要还原历史,更要照进现实。
《伟大的长征》把故事延伸到西安事变后,就是想告诉观众:长征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活在当下的奋斗精神。
于和伟这次能不能演好伟人,关键不在于妆容有多像,而在于他能不能让观众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信念感。
就像他在《觉醒年代》里说的:“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这种对理想的坚守,才是伟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