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叔公是中将,八十年代的时候,因身处要职回不来。委托一个同乡的老兵回来看了一
我一个叔公是中将,八十年代的时候,因身处要职回不来。委托一个同乡的老兵回来看了一下。老兵临走前蹲在灶房门槛上抽旱烟,突然一拍大腿:"差点忘了个要紧事!"他从裤兜里摸出个油纸包,里头裹着三颗干巴的茶籽,说是将军特意交代要埋在后山老地方。
爷爷接过那三颗茶籽时,手抖得像风中的枯叶。他领着老兵往后山走,我跟在后面,看着两个佝偻的背影在夕阳下拖出长长的影子。老兵边走边念叨:"将军说,这三颗茶籽是他从台湾带回来的,跟咱家老茶树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种。"
山路不好走,爷爷走几步就喘粗气,手里紧紧攥着那个油纸包,像是捧着啥稀世珍宝。老兵在旁边扶着他,"老哥你别急,将军说了,这茶籽皮实着呢,当年他揣在怀里过海峡,愣是没给捂坏。"我凑上去想看看,爷爷赶紧把油纸包往怀里藏,"小孩子家家别乱碰,这可是你叔公的心尖子。"
到了后山那片茶园,爷爷径直走到最里头那棵歪脖子茶树底下。那棵树是太爷爷手里栽的,树干上还刻着爷爷和叔公小时候的身高印子。老兵拿烟袋锅子在地上画了个圈,"将军说就埋这儿,说这土味儿他闭着眼都能闻出来。"爷爷蹲下身,用枯树枝扒拉杂草,手指被石头硌出了血也没吭声。
挖坑的时候,老兵突然叹了口气:"那年在部队,将军夜里总偷偷摸出个小布包看,有回我瞅见是半块茶饼。他说这是家里的味儿,喝了能想起后山的月亮。"爷爷的手抖得更厉害了,铁锨"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走那年才十五,背着半篓新茶去参军,我跟在后面追了二里地。"
三颗茶籽被小心翼翼地埋进土里,爷爷用手掌把浮土按得实实的,又扯了片芭蕉叶盖在上头。老兵掏出个酒葫芦,倒了点酒在土里,"将军交代的,说给老茶树当个信儿,他还活着,想家。"夕阳把两个老人的影子叠在一块儿,像是一棵长了两个脑袋的老树。
打那儿以后,爷爷每天都要上山看茶籽。天旱了就挑水浇,起风了就用竹篾子围个挡风墙。有回下暴雨,他披着麻袋在山上守了一夜,回来就发了高烧,迷迷糊糊还念叨:"茶籽别给冲跑了..."我妈心疼得直掉泪,"爹,那就是三颗种子,犯不着这么拼命。"爷爷把旱烟锅子往炕沿上磕磕,"你懂个啥,那是你小叔的魂儿。"
过了清明,土里冒出三个嫩芽芽。爷爷乐得一宿没合眼,半夜打着手电筒上山看,回来跟我们说:"芽尖儿上还挂着水珠呢,跟你小叔小时候哭鼻子的样儿似的。"他特意编了个竹篱笆把茶苗围起来,上头还系了红布条,像是给刚出生的娃娃办满月酒。
那年秋天,叔公托人捎来封信,说他终于能申请探亲了。爷爷揣着信在茶苗跟前站了半晌,把红布条又系紧了些。茶树长得飞快,到第二年春天就齐腰高了,枝桠上缀满了嫩生生的芽头。爷爷采了一把新茶,用粗瓷碗泡了,蹲在老茶树下慢慢喝,喝着喝着就哭了,"你小叔最爱喝头茬儿的春茶,说是比啥山珍海味都强。"
现在那三棵茶树长得比房檐还高,每年清明前后,我们全家都上山采茶。我儿子总爱问:"爷爷,这茶树咋长得这么好?"我就给他讲那个老兵蹲在灶房门槛上抽旱烟的故事,讲爷爷揣着茶籽上山的模样。风一吹,茶叶沙沙响,像是有好多人在说话,仔细听,全是想家的声音。
用户10xxx86
你儿子叫你爷爷?
行者 回复 08-03 15:34
普通话毁了多少地方文明!是有叔子伯爷这样的流传下来了,可是没教孩子们爷是父辈的,有的家里就直接父亲为爷的,有的称叔为小爷……可是被北方那犄角旮旯的爷是祖辈的习俗遮盖了。
吴金明 回复 08-03 08:28
不,儿子问的是他爷爷,答的是“我”
星空下的梧桐
阿弥陀佛!
用户10xxx10
现在我们这边这样做的人还有吗。还有老家吗。从老家里出来还想着老家吗。有多少
用户10xxx97 回复 08-03 05:21
能常怀念农村的家的已少了……人情凉薄了……
雨中漫步 回复 08-03 13:47
都没有了,我叔公解放前国民党军官(抓壮丁,我爷爷结婚有孩子,叔公那会18岁读泉州五中的高中,替我爷爷参军,战败去南洋,80年代经常寄钱回来,想回来看看年级大了没办法回来,后来1996年去世,2003年他一个儿子做外面生意到国内,有回来看一下,后来就偶尔电话联系,去年说想回来看看,据说身体不好又没回来
铁血骠骑
。我儿子总爱问:"爷爷,这茶树咋长得这么好?"我就给他讲那个老兵蹲在灶房门槛上抽旱烟的故事,讲
仕人
Ai作文的文风越来越诡异了[裂开]
用户10xxx12
小编,你叔公是在台湾当兵的?
铁血骠骑 回复 08-02 21:47
应该是的
用户16xxx04
写的什么玩意?中将,要职,台湾。都什么关系!
Jon
花草树木这些活物国家是严格禁止私代入境的。
风轻云淡 回复 08-03 09:11
台湾运过来的啊。
用户18xxx36
绝对假打。一是茶树几乎不是用种子繁殖,如果用种子繁殖,那茶园茶树不结很多茶果?茶树下不是很多幼苗,事实上有么?一般是扦插繁殖的。二,茶叶刚从树上摘下就泡水喝?尤其是茶农,不可能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三,绝大多数茶树也就半人高,这样才好采摘,白茶,龙井,大红袍,竹叶青,雀舌这些都是,武夷山母树几百年没修剪也才两三米高,三四十年能长到屋檐高的,普洱也没那么快吧。
用户10xxx93
看不懂,前言不搭后语
大漠孤烟
我有个孙子是你爹,胡扯瞎编!
Beacon
你们家辈分真乱!
啄木鸟
爷爷种的茶树,很有历史的,你要不要来二两?
用户18xxx16
又是ai文呢
易达
胡咧咧,国民党中将?扯蛋吧!
YY
ai文
用户93xxx87
不知什么时候,UC全是这种风格的写作方式
A秋枫
文章比我写的好!👍👍👍👍
龙行江湖
老是一些扯犊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