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这个胸前挂满勋章的人,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就是他跟外人勾结,把外蒙古硬生生推向了独立,让中国白白丢了156万平方公里的地盘,这块地儿大得能装下3个法国,或者9个广东。 要说外蒙古为什么最终脱离中国,单靠乔巴山一个人其实做不到。 在辛亥革命前夕,清朝的中央早已无法控制边疆。蒙古王公和宗教领袖很早就看清局势,他们暗中去结交俄国人,为后来分家的那天做准备。 革命爆发后,这股分裂的势头变得更加明显,当然国内局势的混乱给了外部势力下手的空子。中国本身正忙着应对内乱和军阀混战,根本没有精力守住远在北疆的那块土地。 北洋政府虽然派兵短暂地把外蒙古拉回过来,但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治理能力的缺失,让当地人很难心服口服,各种力量在暗中蠢蠢欲动。 就在这个关键时候,苏联主动走上前台。十月革命后,苏联急着在东方搭起一道防火墙,把中国隔开。 苏联人琢磨着让外蒙古变成一块缓冲地带,为自己谋利益。这让乔巴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他和同伴组建了蒙古人民党,希望借外力完成国家独立。 乔巴山这个人早年吃够了苦,也亲眼见过普通牧民的困境。他发现无论谁进北京,把持权力的人都不在乎蒙古人的死活。对他来说,外蒙古要有盼头,只能自救。 所以革命的风潮和民族的觉悟让乔巴山不再犹豫,他把全部希望投给远方的苏联。苏联给了资金和武器,还帮忙训练队伍。 乔巴山靠着这些支持,在牧民中传播新思想,鼓励大家相信,离开中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等到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时候,苏联红军亲自出马,带着乔巴山的部队开始行动。他们顺利拿下库伦,赶跑了中国支持的势力。 外蒙古这一次宣布独立,没有再像之前那样草草收场,而是得到了苏联的撑腰。 从此,这片草原真正走上了和中国完全不同的路。乔巴山成了家乡人的国父,却也成了中国人挥之不去的痛。 那外蒙古的独立,是喜还是忧?对于蒙古人,教育、工业有了起步,国家看上去有了模样。可事实是,这块草原再也不属于中国,反而成了苏联实际控制下的附属。 乔巴山作为领导者,有过理想,努力想让国家看到希望,但他始终无法改变蒙古被大国操控的命运。 那些勋章的光彩,再怎么亮,也无法掩盖这层无奈。外蒙古或许实现了独立,但付出的却是自主权和主动权。 这件事不是追责就能讲清的,今天更能体会那句老话:“家底薄,招得了外人惦记。”国家松动的时候,边疆先出问题。 外蒙古丢了,不全是在某个决策人的名字上结算,而是一个国家集体失职拖下来的后果。 内部分裂、上下推诿的时候,外来力量就会趁机渗透。维护领土和主权,喊口号没用,还是得自己强起来,中央握得住,民族心齐,外部的威胁就弄不散江山。 乔巴山身上的勋章可能在蒙古带来荣光,却在中国人心头留下一道疤。外蒙古一去不回,这块土地的走失反而成了近代中国教训最深的一笔。
看清这个胸前挂满勋章的人,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就是他跟外人勾结,把外蒙古硬生生推
古木过去
2025-08-02 11:14: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