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8名战斗英雄参加完表彰大会,在下火车时,却遭到200多名土匪的袭击,谁知英雄们只用了10分钟,就打跑了200多名土匪!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新中国的战火看似平息,可地方上的零星枪声却从未断绝,就在那年,68位刚在武汉戴上大红花的共和国功臣,坐上了回家的专列。 而且他们都是从枪林弹雨里滚出来的百战老兵,本以为这趟旅程总算能歇口气,安安稳稳地回到故土,可谁也没想到,当火车驶入粤北小城乐昌时,一场硬仗早已悄悄等着他们了。 当火车刚在乐昌站停稳,车门外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和笑脸,而是两百多个拿着武器、凶神恶煞的土匪。 说起来,这68人可不是什么新兵蛋子,队伍里,有在塔山和黑山把敌人死死钉住的老兵,有淮海战役里抱着炸药包往前冲的好手,甚至还有当年跟着红军爬过大渡河铁索桥、在狼牙山跟鬼子拼过命的前辈。 这群人的领队,副团长赵永胜,自己就是个传奇,辽沈战役,他用缴获的日军小炮,一炮干翻了国军的装甲车,后来到了朝鲜,更是带队摸到美军后方,端掉了人家的通讯枢纽,至于爆破手李柱子这类技术专家,更是让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把这样一群人凑在一起,说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以一当十,其实一点也不夸张,他们不是神,只是把打仗这件事研究到了极致的专业人士。 而此刻,这群“专业人士”就碰上了一群自作聪明的“草台班子”,原来,一股两千多人的土匪正围攻乐城县城,匪首是两个前国民党县长。 为了断绝县城的后路,他们特地分出两百人,打算先拿下火车站,这伙土匪也确实有点想法,想打个时间差,堵死解放军的增援路线。 可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一头撞上的会是谁,当土匪们嗷嗷叫着冲进车站时,英雄们正好下车透气,枪声一响,别人还在发愣,副团长赵永胜的反应却快得像本能,他立刻判断出这是冲着火车站来的敌人。 而且命令都用不着下,所有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动了,他们以火车车厢为天然掩体,手里的枪响得又稳又准。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老兵的枪法准得吓人,却不急着要命,专挑土匪的手腕和腿打,一时间,车站里惨叫声此起彼伏,一个倒下,后面一群人就心里发毛,这种攻心战术,比直接打死更管用。 在这些真正的战士面前,土匪们那点三脚猫功夫根本不够看,前后不过10分钟,冲在最前面的二十多个土匪当场毙命,匪首朱炳寰被活捉,剩下的人彻底没了胆,跑的跑,降的降,场面瞬间被控制住。 然而,战斗的迅速结束,并不意味着危机的解除,一审问俘虏,大家的心又提了起来:乐昌县城正被两千多土匪围困,而城内守军加上地方干部,满打满算只有70多人,不少还带着伤,县城随时可能被攻破。 然而,这68位英雄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回家可以再等,但眼前的百姓不能不救,他们当即决定,改变行程,驰援乐昌! 当这支“奇兵”赶到城下时,县城已是岌岌可危,英雄们没有蛮干,而是当机立断,兵分五路从不同方向杀入城内,进城的同时,他们吹响了嘹亮的冲锋号。 这号声在山谷里回荡,给土匪造成了解放军大部队赶来增援的错觉,军心立刻就乱了,爆破手李柱子更是瞅准机会,几包炸药过去,精准端掉了土匪的一处主要火力点,更是让匪徒们胆寒。 就这样,68名英雄与城内70多名守军里应外合,硬是把两千多土匪打得节节败退,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土匪溃不成军,乐昌之围被奇迹般地解除了。 但胜利终究不是没有代价的,三名英雄在这场意料之外的战斗中,再也没能踏上归途。 而乐昌保卫战,就这么被一群路过的无名英雄载入了史册,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只知道那天来了一群从天而降的“神兵”,却没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那些幸存下来的英雄,稍作休整后,便又踏上了征程,他们中的一些人,没过多久又登上了去朝鲜的列车,继续为了这个新生国家的安宁而战。 历史总是充满了这样的偶然,英雄的本色,或许恰恰就在于此:荣誉加身时,他们是功臣;可当战斗来临时,哪怕是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又会立刻变回那个随时准备冲锋的战士。 这种深入骨髓的责任感,恐怕不是一枚军功章就能完全概括的,而正是这些看似偶然的瞬间,才最真实地刻画出了一群人的本色。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中国成立初期剿匪斗争纪实》
1950年,68名战斗英雄参加完表彰大会,在下火车时,却遭到200多名土匪的袭击
虎皮芳草潭
2025-08-02 01:05: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