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见识了,以后要多加小心了!”民警提醒:独自在路上遇小朋友求助拧瓶盖都不要轻易去帮忙,因为这有可能是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新型诈骗。 想象一下,一个小孩跑过来,仰着头,眼睛亮亮地对你说:“叔叔,能帮我拧一下瓶盖吗?”大多数人本能地就会伸手去帮,可没想到,这样的举动,很可能是骗子设下的圈套。 近几年,这种利用孩子求助的骗局在不少地方出现过,骗子专门挑那些一个人走路、没什么戒心的人下手。 一开始,孩子会把一瓶水递到你面前,用很客气的语气说让你帮忙拧开,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事很简单,也不会多想,顺手就拧了瓶盖,可你刚一拧开,孩子突然倒在地上,装出一副晕过去的样子。 下一秒就会有几个大人冲出来,说自己是孩子家长,一边哭一边骂,说是因为你拧开的水出了问题,孩子喝了才出事,还说要你负责,旁边还会有几个“路人”凑过来作证,说亲眼看到是你开的瓶盖。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一慌就被他们带到没有监控的地方,被迫“私了”,对方往往狮子大开口要几千甚至上万的“医药费”,还吓唬你说不给钱就报警,闹到警察那去,说你投毒、害人。 因为没证据,加上被人围着,你很容易一着急就掏钱了,等反应过来,已经晚了,这样的骗局之所以能得手,就是因为骗子利用了大家对孩子的同情心。 他们懂得用突然的状况扰乱人,让人没法冷静思考,很多人当下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根本没意识到背后是个陷阱。 不光是街头,这种利用善意的手段,在网上也不少,有人假冒山区老师,用孩子的照片博取同情骗捐款;有人拍视频装作搞公益,镜头前送东西,镜头一关就把东西收回,全是为了骗粉丝打赏。 线下也有类似的套路,比如在车站装可怜说钱包丢了求路费,或者假冒高僧借着化缘骗钱,套路不同,本质一样,就是利用同情心。 这些骗局的后果,让人们越来越不敢随便伸手帮人,有人摔倒了,怕被讹,不敢扶;孩子迷路了,怕惹上麻烦,不敢上前,这不是人变得冷漠了,而是害怕被坑,这就造成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反倒得不到帮助。 可话说回来,善良没错,错的是那些把善意当工具的人,我们不能因为骗子存在就彻底收起善意,关键是要有分寸、有方法。 比如,如果遇到孩子请求帮忙拧瓶盖,可以先把孩子带到超市、保安亭这种有人和有监控的地方再帮忙,别在偏僻的地方单独帮。 遇到说需要路费的人,别直接给钱,最好帮他们联系家人或找警察,网上的募捐消息,也要先核实清楚真假,再决定要不要捐。 真正的善良要带点分辨能力,不盲目、不冲动,我们需要学会在谨慎和善意之间找到平衡,不让骗子得逞,又不至于让真正有难的人失望,这样,善意才能真的起作用,而不是被利用。 信源:秦皇戒毒
说一个我听来的真事儿,好几年以前一个值班的民警晚上无聊查了一个人的信息。第二天
【114评论】【51点赞】
浩月当空
报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