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军方媒体报道,中国的霹雳S型空空导弹已经问世,2020年立项历经5年2025

墨魂 2025-08-01 11:48:25

美媒军方媒体报道,中国的霹雳S型空空导弹已经问世,2020年立项历经5年2025年终于研制成功,它的成功打破了空空导弹只能射程500公里的神话。 2025 年夏天,一则关于中国新型导弹的消息在国际军事论坛上炸开了锅,美国军方的几个权威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说中国研制出了一款叫 “霹雳 S” 的空空导弹,这东西一亮相,就把大家公认的空空导弹射程天花板捅破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全世界范围内的空空导弹,射程能到 500 公里就算顶破天了,而霹雳 S 呢,2020 年才立项,花了五年时间搞出来,一出手就是 800 公里射程,速度还能飙到 9 马赫,这数据让不少军事专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美军现在最拿得出手的 AIM-120D 导弹,射程才 180 公里,速度 4 马赫,跟霹雳 S 比起来,就像自行车遇上了高铁,更让人关注的是,霹雳 S 专门盯着预警机打,这可是现代空战的 “大脑”,一旦被打掉,整个作战体系就成了没头的苍蝇。 美军的 E-3 预警机,最大探测距离也就 500 公里,霹雳 S 在 800 公里外就能发射,等预警机的雷达发现有导弹过来时,导弹都已经飞了一半路程,剩下的 4 分钟,根本来不及反应。 能造出这么厉害的导弹,靠的是几项硬技术,发动机用的是斜爆轰原理,烧普通航空煤油就能跑到 9 马赫,燃烧效率比传统发动机高太多,体积还做得很小,歼 - 36 的弹舱里能塞下两枚,隐身突防一点不耽误。 耐高温材料也很关键,能扛住 1200℃的高温炙烤,不会因为高速飞行的摩擦热出问题,还有等离子体天线,解决了导弹高速俯冲时的 “黑障” 通信难题,不管飞得多快,制导都能精准到位。 这不是中国军工第一次让人惊艳了,二十年前还在追赶,现在已经能领跑,之前的霹雳 - 17 射程到 400 公里就已经很厉害,现在霹雳 S 直接翻了一倍,背后是风洞群、耐高温材料、黑障通信这三大技术的全面突破。 把霹雳 S 和空警 - 3000 预警机、北斗卫星搭配起来,更是形成了一套厉害的组合拳。800 公里外锁定目标,9 马赫的速度砸过去,对方预警机连逃命的指令都发不出来。 这种能力直接冲击了美军在西太平洋的空中优势,要知道,美军在这一区域的部署,很依赖预警机的指挥协调,现在突然冒出这么个能在超远距离 “斩首” 预警机的武器,整个部署体系都得重新掂量。 类似的情况在军事史上也出现过,当年苏联研制出 S-400 防空系统,射程远超同期西方防空导弹,一下子改变了欧洲的防空格局,让北约不得不重新调整空中作战策略,现在的霹雳 S,就像当年的 S-400 一样,用技术突破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国际上的反应也很直接,美国的军工企业已经开始加急测试新一代导弹,想缩小差距,但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他们正在测试的 AIM-260 导弹,射程也就 300 公里,跟霹雳 S 比还有不小距离。 日本那边更是焦虑,他们装备的 F-35J 战机,原本以为能靠着隐身性能在西太平洋有点优势,现在面对霹雳 S 和空警 - 3000 的组合,突防成功率被评估为不到 18%,连带着相关的防卫预算都被削减了不少。 中国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从追赶别人的技术,到自己拿出颠覆性的装备,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积累和突破,不是靠抄别人的路,而是走出了自己的技术路线,这种自主创新的能力,才是最让人佩服的地方。 现在的空战规则,因为霹雳 S 的出现正在被改写,以前可能还讲究战机之间的近距离缠斗,现在变成了谁能在更远距离发现并锁定目标,谁就能赢,这种变化,会让各国的空中作战理念、装备发展方向,都跟着调整。 可以肯定的是,霹雳 S 的出现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它证明了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已经具备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能力,未来还会有更多让人期待的突破。

0 阅读:0
墨魂

墨魂

持续分期不稳定减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