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接受美国提出的令欧盟丧权辱盟的协议”——这句开场已经够炸,但真相比字面更离

森森视野 2025-07-30 19:14:15

“欧盟接受美国提出的令欧盟丧权辱盟的协议”——这句开场已经够炸,但真相比字面更离谱。7月27日,冯德莱恩在苏格兰把字一签,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零关税大门彻底敞开,外加数千亿美元军事订单,统统打包奉上。现场没有记者追问“欧盟换到了什么”,因为答案明晃晃:什么也没换到。华盛顿只要15%的基准关税,就笑纳了这份大礼,而原本威胁的30%连影儿都没见。 数字会自己说话。2024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总额不到800亿美元,如今一口气承诺三年内干到7500亿,相当于每年2500亿,需求直接翻三倍。可美国去年全部能源出口也就3300亿,自己还得留口粮,拿什么喂饱欧洲?更何况欧盟委员会连成员国企业买不买都管不了,“政治承诺”最后只能由市场用脚投票,分析师直言“痴人说梦”。那6000亿美元投资更玄,欧盟官员亲口承认“基于私人公司意图”,布鲁塞尔没有管辖权,说白了就是把欧洲企业的钱包借给华盛顿拍照。 至于零关税,特朗普一句“开放市场”听起来像恩赐,其实只是把原本平均1.2%的关税玩成了15%的“优惠”。德国总理默茨嘴上说“避免贸易冲突”,转身就被自家媒体追问:汽车关税从27.5%降到15%,可零部件和化工还在加税名单里,工厂是不是得连根拔起搬去美国?法国总理贝鲁干脆把27日称为“欧盟的黑暗一天”。 为什么欧盟宁可签这种单方面的“城下之盟”?幕后故事很直白:白宫在谈判桌上放话,如果谈不拢,8月1日起30%关税直接砸向欧洲汽车。与此同时,特朗普团队私下放风,暗示可能“重新评估”对乌克兰的军援乃至北约义务。东欧国家一听就慌,冯德莱恩只能把底线一降再降。正如智库欧亚集团所言,“欧洲的安全依赖被精准拿捏,特朗普算准了欧盟的疼痛阈值”。 更深一层,欧盟这些年把能源命脉先交给俄罗斯,又交给美国,如今两头不靠岸。2022年之后,欧洲顶着高价狂买美国LNG,结果本土气价飙到亚洲客户的1.5倍,工业用电成本把德国化工巨头逼到北美建厂。现在再签7500亿大单,等于把未来十年的能源账单一次性预付给华盛顿,顺带把自己的战略回旋空间打成死结。 至于“俄罗斯该怎么看这场戏”,答案其实写在欧盟自己的脸上:当生存焦虑压倒一切,理性报价就失去意义。与其让导弹说话,不如让时间说话——当欧洲企业发现美国LNG的到岸价比俄罗斯管道气贵出一倍,当欧洲选民收到下一张电费账单,协议里的天文数字自然会回到地面。克里姆林宫什么都不用做,看着欧盟在能源账单和华盛顿的关税大棒之间自己打结,就已经足够讽刺。 结语留给大家:如果7500亿美元真进了美国口袋,欧洲普通人要为此多掏多少电费?评论区见真章。 信息来源: 央视 2025-07-30《欧美达成关税协议,德国喜忧参半》 新华网 2025-07-29《美欧达成关税协议,对欧盟影响有多大?》 观察者网 2025-07-28《3年进口7500亿美元?“痴人说梦”》

0 阅读:39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