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8岁的全红婵,退赛后在社交媒体连发十多张开怀大笑的照片 黄色衬衫配阳光笑容

18岁的全红婵,退赛后在社交媒体连发十多张开怀大笑的照片黄色衬衫配阳光笑容,与退赛前的“强颜欢笑”判若两人网友感慨:这才

18岁的全红婵,退赛后在社交媒体连发十多张开怀大笑的照片

黄色衬衫配阳光笑容,与退赛前的“强颜欢笑”判若两人

网友感慨:这才是她这个年龄本该有的样子啊!

5月,全红婵因脚踝旧伤复发退出全国跳水冠军赛,近日却因一组“放飞自我”的生活照再次引发关注。照片中她荡秋千、滑滑梯,与小狗在草坪玩耍,每一张都洋溢着不加掩饰的快乐。

这与她此前在镜头前“得了冠军不敢笑,拿了亚军不敢哭”的压抑形成强烈反差。退赛风波后,这位曾因 “水花消失术” 封神的天才少女,终于敢卸下包袱做自己。

而围绕着她的争议却从没断过,从“豪宅风波”到“诈捐谣言”,从“发育关成绩下滑” 到“饭圈攻击”, 全红婵的种种经历映射出了现在所有的体育明星都在面临的困境...

今年5月,武汉冠军赛前夕,全红婵宣布退赛,她的脚踝旧伤因长期高强度训练复发,经队医评估已达到“无法完成基本动作”的程度。这场退赛直接导致“全陈对决”的经典场面落空,也让她陷入舆论漩涡。

有人质疑她“怕输避战”,更有甚者翻出她与朋友游玩的照片,指责她“贪图享乐、荒废训练”。可事实上,全红婵的伤病早已埋下隐患。自从东京奥运会之后,她的脚踝和手腕多次因训练受伤,带伤备战巴黎奥运会时,跟腱炎已导致纤维断裂。

而发育期的身体变化更让她变得非常吃力,身高从1.43米增至1.6米,体重从38公斤涨到48公斤,直接导致空中翻腾转速下降、入水角度偏差增大。曾经轻盈如燕的 “水花消失术”,如今成了需要重新打磨的难题。

面对质疑,全红婵在谢思埸的采访中强颜欢笑:“挺好的,感觉也挺好的。” 但别过头躲避镜头的瞬间,仍让人心疼,这个18岁的女孩,承受了太多不该属于她的压力。

全红婵的遭遇,也折射出很多体育明星面临的共同问题。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后,她被捧为“跳水界白月光”,任何成绩波动都被无限放大。世界杯连续三次输给陈芋汐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天才陨落”论调,甚至有人翻出她“长胖”的照片,讽刺她“不自律”。

从哥哥直播带货被批“消费妹妹”,到老家盖房被诬“炫富住别墅”,再到“诈捐400万”的谣言,她的家人一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明明是农村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的朴素愿望,却被曲解为“膨胀忘本”。

退赛后,陈芋汐因与新搭档夺冠遭极端粉丝网暴,甚至被嘲讽“胜之不武”。这种将运动员视为“偶像”、拉踩对手的行为,彻底扭曲了体育精神。

更荒诞的是,连她的放松方式都成了网友们网暴她的证据。6月4日,她分享与朋友玩耍的照片,竟有网友谩骂“队友在训练,你在玩,成绩能一样?”

事实上,退赛后的全红婵,也开始用心做自己。在社交媒体发布的生活照,张张都是开怀大笑。穿黄衬衫荡秋千、戴棒球帽与小狗互动,满满的少女气息。网友感慨:“这才是本该属于她的18 岁!”

她还将短视频平台的签名改为歌手单依纯的近期在《歌手》上唱的歌词“如何呢?又能怎?”,并点赞对方被批改编经典的舞台视频。这句看似洒脱的歌词,暗含着对网络暴力的无声反击。那些无端的指责,不过是“如何呢?又能怎?” 的过眼云烟。

回到广东队的全红婵,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心养伤。省队为她制定分阶段康复计划,先治伤,再调整技术,最后逐步恢复训练。

师兄谢思埸分享自己的伤病经验,队友陈艺文、昌雅妮则用搞怪互动让她开心起来。在陈艺文夺冠时,她举着自制的 “大头牌子” 为好友加油,手舞足蹈的样子,比自己拿了金牌还要开心。

从“水花消失术”到如今的伤病与发育期困境,全红婵的经历证明了运动员不是完美无瑕的神,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将体育比赛娱乐化、偶像化的倾向,正在侵蚀竞技体育的纯粹性。

金牌可贵,但健康与快乐同样重要。我们要学会用平常心看待运动员的起伏,让舆论场少一些苛责、多一些包容,或许才能真正守护那些为梦想拼搏的年轻身影。毕竟,体育的意义,从来不是“成神”,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章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全红婵现身,回应退赛原因》

中国新闻网《东京奥运会:全红婵跳出女子10米跳台历史最高分. 》

新华网《水花的精灵——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