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也门及卡塔尔等多个主权国家采取军事行动,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联合国安理会为此召开紧急会议,五大常任理事国及十个成员国共同通过声明,对以色列的行为表示谴责。然而,面对多方批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却选择将矛头单独指向中国,这一举动引发外界猜测。
事件背景源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对以色列的正式访问。鲁比奥明确表示,尽管美国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的行为感到不满,但这不会动摇两国之间的盟友关系。在此支持下,内塔尼亚胡借机对中国提出指控。他在与鲁比奥共同出席的记者会上声称,中国与卡塔尔等国投入大量资金,通过广告和机器人账号等方式推动反对以色列的宣传,并称这种新型宣传方式对以色列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分析认为,内塔尼亚胡此举意在转移国内压力。近期,多个西方国家表示有意承认巴勒斯坦独立国家地位,西方主流媒体也对以色列军事行动提出批评,这些变化使以色列政府面临国内舆论压力。最大反对党更是公开呼吁民众抗议,指责政府外交政策失误导致以色列陷入国际孤立。
然而,内塔尼亚胡的选择可能带来反效果。一方面,美国当前正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美方不希望中东局势干扰谈判进程,以色列此时针对中国可能使美国处境更为复杂。另一方面,中国与中东多国保持密切经贸关系,包括沙特、卡塔尔、阿联酋和伊朗等国均为中国重要合作伙伴。若以色列坚持对中国采取敌对态度,其在中东地区的外交空间或将进一步收缩。
总体来看,内塔尼亚胡的指控更多是出于国内政治需求,而非基于事实。中国一贯支持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主张巴勒斯坦建立独立国家,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行为。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各方回到对话与协商的轨道,而非通过单方面指责加剧地区紧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