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海南,终于憋出个王炸

这些年,听过最大的饼,可能就来自海南。从国际旅游岛,到自由贸易港。口号喊得震天响,政策一个接一个。但对很多人来说,总感觉

这些年,听过最大的饼,可能就来自海南。

从国际旅游岛,到自由贸易港。

口号喊得震天响,政策一个接一个。

但对很多人来说,总感觉隔着一层雾,看得见,摸不着。

就像追了很久的剧,迟迟不大结局,耐心都快被磨没了。

直到2025年7月23号,上午10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一场看似平平无奇的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的几段话,像一颗深水炸弹,直接在水下引爆。

水面风平浪静,水下已经天翻地覆。

我有个朋友老王,在海口开了家小加工厂,做点旅游纪念品,前几年看着政策好,也想搞搞进口材料升级一下产品。

结果研究半天,发现自己想用的新材料,不在那个“零关税”正面清单上。

就算在,他这个体量,各种条条框框一限制,折腾下来,还不如老老实实用原来的东西。

他前几天还跟我吐槽:“这自贸港的风,什么时候才能吹到我们这种小舢板身上?”

我说你再等等。

结果,等来了核弹级的消息。

发布会结束后,我把几个核心数据发给他。

“零关税”商品,从1900个税目,直接飙到约6600个。

什么概念?

就是以前给你一张菜单,上面只有1900道菜你可以免单。

现在是老板直接把整本菜单拍你桌上,说:“兄弟,除了这几页不卖的,剩下的你随便点,通通我买单!”

“零关税”商品覆盖面,从占全部商品的21%,直接干到了74%!

一夜之间,提高了整整53个百分点。

这已经不是量变了,这是质变。

老王看完发布会,给我打了个电话,声音都在抖。

他说他看上的一款德国进口的小型雕刻设备,和一种特殊的环保合成材料,以前想都不敢想,关税加进来成本直接上天。

现在,一夜之间,全在免税范围里了。

这背后,到底藏着多大的棋局?

曾经的“优等生”,为何总被吐槽“偏科”?

得承认,封关前的海南自贸港,已经很努力了。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出台后,财政部牵头,推出了三张“王牌”。

原辅料“零关税”。

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

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

这三张牌,确实让一批企业喝到了头啖汤。

比如搞航运的,买船便宜了。

搞生产的,买设备便宜了。

搞研发的,买原料便宜了。

一时间,海南新增企业数量井喷,一片欣欣向荣。

这就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1.0时代,小步快跑,摸着石头过河。

它成功地验证了一件事:给政策,真的能来钱、来人、来项目。

但这种模式,也埋下了一颗种子。

那就是“精准滴灌”的局限性。

你仔细品品这三个政策的名字,都带着一个前提——“正面清单”。

什么叫正面清单?

就是我给你划个圈,圈里的东西,是你的。圈外的,对不起,跟你没关系。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在圈里的企业,吃得满嘴流油。

可圈外的,或者想用的东西不在圈里的,只能眼巴巴看着。

就像老王,他的小厂子,既不需要买游艇,也不需要上大型生产线,想升级的那点小东西,偏偏就不在清单上。

更要命的是一个词:“自用”。

你进口的设备、原料,原则上只能自己用。

这就把产业链给切断了。

我进口了一批顶级木材,只能自己做家具,不能把处理好的木材卖给隔壁另一家设计公司。

这层无形的墙,让岛内的产业始终难以形成集群效应。

大家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盆景,长得再好,也成不了森林。

一堵墙的倒下,胜过千万条路的建成

现在,墙没了。

2025年7月23号这场发布会,就是推土机。

咱们再看廖岷副部长的回答,里面藏着三个颠覆性的变化。

第一个颠覆:“菜单”换了。

以前是“正面清单”,告诉你【什么可以免税】。

现在是“负面清单”,告诉你【除了这些,什么都可以免税】。

从“法无授权不可为”,变成了“法无禁止即可为”。

这一个字的差别,背后是思想的巨大解放。

对于企业来说,想象空间被彻底打开了。

第二个颠覆:“身份”没了。

以前,能享受政策的,主要是“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事业单位”。

条条框框,一堆限定。

现在呢?

“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还有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等于说,只要你在岛上,有正经需求,你就是政策的“天选之子”。

不再分三六九等,真正实现了机会的普惠。

老王的公司,以前是“小舢板”,现在直接拿到了跟大航母一样的“进港卡”。

第三个颠覆:“围栏”拆了。

以前的“自用”限制,像个无形的围栏。

现在,政策明确说:

“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免于补缴进口税收。

这一下,直接打通了岛内产业链的“任督二脉”。

还是那个木材的例子。

现在,我可以把免税进口的木材,卖给岛内任何一家需要它的公司。

A公司擅长进口,B公司擅长粗加工,C公司擅长精设计,D公司擅长做销售。

以前大家各自为战,现在可以串成一条黄金产业链。

更绝的是那条“增值30%进内地免关税”的政策。

这意味着什么?

全球的原料,以最低的成本进入海南。

在海南进行高附加值的加工、创造、设计。

只要增值超过30%,这个“海南造”的产品,就能以“国产货”的身份,零关税进入内地14亿人的庞大市场。

这不只是给海南开了一扇窗。

这是直接给了海南一个全新的发动机。

你的生活,即将被彻底改变

别觉得这些都只是企业的事,跟我们普通人没关系。

恰恰相反。

第二个记者的提问,直接把福利端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饭桌上。

财政部接下来要干五件大事。

前三件是巩固成果,比如继续落实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优惠,继续扩大零关税范围,继续优化游客的离岛免税。

重头戏在第四件和第五件。

第四件大事,堪称给900多万海南岛民的“超级红包”。

原文是:“积极研究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的相关税收政策,适时开展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也就是允许岛内居民能够免税购买一些进口产品。”

划重点:岛内居民,免税购买,进口产品!

过去,海南人看着天南海北的游客,在免税店里买买买,自己作为本地人,反而没这个福利。

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现在,专属海南人的“免税店”要来了!

虽然初期会是“正面清单”,但口子一旦撕开,只会越开越大。

以后,你家门口的超市里,可能就会有免税的进口牛奶、牛排、化妆品。

这种获得感,是真金白银的。

第五件大事,更是石破天惊。

“稳步推进销售税改革研究工作。”

要把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等一大堆税费,合并简化。

这就是传说中的“简税制”。

长远来看,你在海南买车、买房、日常消费,整个税收体系会变得极其简单和低廉。

这才是对标香港、新加坡的终极形态。

牌发下来了,怎么打是你的事

新政一出,海南未来的发展路径,一下子变得无比清晰。

这里有三条路,给所有想来海南,或者已经在海南的人。

第一条路:极致性价比的创造者。

对于老王这样的中小企业主,机会来了。

生产成本,特别是原材料和设备的成本,被压到了全球最低水平。

你的任务,就是利用这个优势,把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做到极致。

以前你卖100块的东西,成本80。现在成本可能降到50。

你可以选择降价到70,用性价比席卷市场;也可以选择不降价,把多出来的30块利润,全部投入到研发和质量提升上。

这条路,属于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第二条路:全球价值链的整合者。

对于有野心的大企业和高端制造业。

海南不再只是一个孤岛,它是一个“超级中转站”和“价值放大器”。

把全世界最好的技术、原料、人才引进来。

利用海南的政策洼地和成本优势,进行整合、加工、再创造。

然后,背靠内地庞大的市场,实现价值的跃迁。

比如生物医药,国外的专利药原料进来,在海南研发生产成药,增值后进入内地。

比如高端食品,全球的优质农产品进来,在海南做成健康食品,增值后卖向全国。

这条路,属于有全球视野的战略家。

第三条路:顶级生活方式的提供者。

免税,最终服务的还是人。

当岛内居民和游客都能享受到低成本、高品质的全球商品时。

当教育、医疗等配套,因为低税率吸引来全球顶尖资源时。

海南的生活品质,将发生质的飞跃。

对于服务业来说,无论是开一家小小的咖啡馆,还是运营一个顶级的度假酒店。

你都可以用最低的成本,获得全球最好的设备和物料。

你的任务,就是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令人向往的体验。

这条路,属于热爱生活、懂生活的美学家。

海南这次,不是在修一条路,而是在拆掉一堵墙。

一堵隔在海南与世界之间的墙,一堵隔在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墙,一堵隔在岛民与红利之间的墙。

牌,已经发到每个人的手里了。

是拿着这手好牌打出春天,还是抱怨观望,最终看牌桌上的人自己。

一个崭新的时代,正拍马赶到。🌴🚀🔥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56
用户12xxx56 2
2025-07-25 17:29
王炸个屁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2025-07-26 08:27
我只关心炒粉能不能涨到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