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来源,请知悉。
一部还在拍摄的剧,凭什么让粉圈 24 小时涌进 58 万条争议留言?
当正午阳光在 2025 年 5 月 25 日,官宣《谍报上不封顶》主演阵容之时,评论区撕裂成了两派战场。
这场“未拍先撕”的闹剧恰恰暴露出了当下内娱生态最为荒诞的一面——观众还没有看到一帧画面,就已然替演员把戏给演完了。
肖战接下这个“金陵阔少”特工的角色,看似是他“去流量化”路线的又一次尝试。从《得闲谨制》(豆瓣开分 8.9)到近些年,3 部电影,4 部电视剧的高强度产出,他的确在用作品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正午阳光,这块金字招牌予以加持;张开宙进行指导,侯鸿亮负责制片,配置简直可以说是拉到满。剧本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其背景被设定于 1948 年的南京,男主任少白潜藏在国防部,女主兰幼因乃是数学天才的遗孀,二人从相互敌对逐渐走向携手合作,开启了一场彼此双向奔赴的历程。
听起来很美好对吧?可问题就出在女主周雨彤身上。网友扒出五年前她删除与肖战合照的旧账,质疑她是"过河拆桥"。更有人翻出她在综艺中的互动方式,认为不适合谍战剧需要的气场。
数据显示,官微评论中 72%涉及女主过往争议,这种集体性的抵制声浪,让人想起 2019 年《陈情令》选角期同样遭遇过 300%的反对声量,结果呢?那部剧成了年度爆款。
谍战剧市场,这两年的确有一些显得不太有活力的情况。2024 年被称作“烂剧肆意横行”,和《潜伏》《伪装者》那些堪称经典的作品相比,其质量总体上呈现出下滑的态势。
但在 2024 年暑期档,《深潜》于首日之时,爱奇艺的热度值便突破了 7000,其峰值更是突破了 8000,且入选了“微博暑期十大热度剧集”中的第九名,这足以证明好剧依然拥有着市场。观众并非不喜爱谍战剧,而是不喜爱那些显得悬浮、逻辑经不住细细推敲的速食类作品。
正午阳光,此次可谓下了大本钱来制作《谍报上不封顶》,将币制改革、淮海战役等诸多历史事件融入其中,明显是希望能够复制《伪装者》所走过的成功路径。
剧组 9 月 8 日释出“滴血不漏”初见版片花,以及“凭栏独望”单人海报。肖战金丝眼镜搭配西装三件套的造型,确实有着那股民国谍战的精致之感。可这些外在的包装,真的能够撑起一部好剧?
周雨彤在《在他乡挺好的》中展现过细腻的演技。但都市剧与谍战剧,对演员的要求完全不同。兰幼因这个角色,设定为“冰山美人”,且兼暗杀者,需要那种冷冽之中,带着破碎感的复杂气质。
剧组称对原著情感线进行了恰当的改编,这种“恰当”常常成为槽点之所在——究竟是为了迎合演员特质而做出妥协,还是确实能够让角色更加丰满?
更让人费解的是粉圈的生态状况。在针对 90%粉丝开展的调查中,他们普遍希望偶像能够和“毫无争议的演员”合作;而制作方必须依靠一定的话题热度来维持项目初期的关注度。正是这种分歧,使得每一次选角都如同一场充满张力的博弈
肖战在官宣当天,接连发了两条微博,通过转发官博的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也算是给了粉丝一个交代。不过这种处于被动状态下的“表态”反倒让人感觉有一些无可奈何。
内娱谍战剧的天花板到底在哪?不是砸多少钱,找多大腕,而是能不能拍出那种让人屏息凝神的紧张感,能不能在历史缝隙中挖出人性的复杂。
《潜伏》为何经典,因其让观众瞧见了余则成于信仰与求生间的挣扎,此乃其一因;《伪装者》为何火爆?盖因明家三兄弟虽各有立场,然其血脉相连所导致的撕裂,亦是重要缘由。
《谍报上不封顶》,预计于 2026 年上半年将登陆优酷,现在就断言它能破天花板,那确实还为时过早,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倘若制作方依然在用流量思维来打造剧集,凭借粉圈彼此之间的撕扯去刷话题热度,这样观众将会通过遥控器来进行投票。
2025 年,广电总局放宽了集数限制,取消了“一剧两星、一晚两集”的束缚。政策松绑,给了创作更多的空间,可空间虽摆在那里,有没有能力将其填满,考验的可是真本事。
肖战与周雨彤这对组合,到底能否演出 1948 年南京谍海的那种惊心动魄呢?如今就下结论,那可都属于过度解读。
观众所期望的很是简单,别以 PPT 式的服化道去骗人,别拿那种悬浮的剧情来侮辱大家的智商,拿出真正尊重历史、尊重观众的作品来。
至于天花板,那是观众看完全剧才有资格判断的事。
参考资料:
豆瓣电影
[流言板]肖战和周雨彤官宣主演新剧《谍报上不封顶》·虎扑影视资讯
图片来源:@谍报上不封顶官微、 豆瓣电影
#肖战#周雨彤#谍报上不封顶#正午阳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