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良心了!顾客网购一双童鞋,没几天,就申请了退货退款,谁料,商家收到东西后,却

老点的孢子 2025-07-29 11:00:45

坏了良心了!顾客网购一双童鞋,没几天,就申请了退货退款,谁料,商家收到东西后,却察觉不太对劲,仔细检查后,竟发现顾客是用去年买的旧鞋,来冒充新鞋去退货,气的商家大骂:“你的人品和素质呢!” 据小莉帮忙7月28日的报道,广东一家童鞋网店的仓库里,堆着几十双退回的演出鞋。鞋底磨出了斜坡,鞋面沾着舞台地板的彩漆,汗渍在灯光下泛着暗黄。店主王先生捏着其中一只鞋的手微微发抖——这已是今年“六一”后第三批被“穿废了”才退回的童鞋。 更让他愤怒的是上周收到的“退货炸弹”:一位顾客声称“尺码不合”退回的新鞋,打开竟是鞋帮开裂的旧款。系统显示该顾客去年同月买过同款,而眼前这双鞋的磨损程度,分明已穿了一整年。 “拿我这儿当免费租赁店?你的人品和素质呢!”王先生把旧鞋狠狠摔在质检台上。仓库角落的监控摄像头,默默记录下这场无声的控诉。 在山东菏泽,一家服装店刚为某小学运动会赶制了60套定制服装。活动结束不到三天,沾满草屑和汗渍的服装被批量退回,吊牌却全被剪得干干净净。因异常退货率激增,平台直接冻结了店铺资金流,老板看着积压的“二手新衣”欲哭无泪。 类似事件在全国电商卖家中早已不是秘密。有家长在儿童节演出前集中采购表演鞋,节后立刻批量退货,鞋底舞台涂料的颜色都还没干透。 有人将穿了半年的旧鞋塞进新鞋盒,赌商家验货不仔细;更甚者用高仿货调包正品,把真品转卖套利。某电商平台防损部负责人透露,他们曾截获寄回的一箱“退货”,里面塞的竟是砖头。 “七天无理由”的善意规则,被撕开一道贪婪的口子。当网友嘲讽“这届家长在教孩子零成本白嫖”时,更多消费者担忧未来退货门槛会越来越高——规则的生命力,正在被钻营者一点点蛀空。 上海杨浦区法院的被告席上,王某低着头听法官宣读判决:因用133双高仿鞋调包正品退货,他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 这些假鞋来自他囤积的仓库,每双成本不到正品十分之一。通过操控多个账号下单退货,他将骗来的正品鞋低价销赃,形成完整“诈骗产业链”。 更隐蔽的“技术流”诈骗浮出水面:00后女孩小雅偶然发现某平台漏验退货商品,竟在五个月内发起上百次虚假退货。 她下单购买手机、金饰等高价商品,退货时只寄回空盒或赠品,待平台自动退款后,再将商品转卖牟利13万元。最终她因诈骗罪获刑两年。 法律利剑已然出鞘。江西金溪县法院刚审结的案例中,买家吴某因21次调包退货,被判赔偿商家货款损失及维权费用共2893元。法官当庭援引《民法典》敲响警钟:“民事权利不得滥用,别因小贪念踩法律红线!” 面对恶意退货,中小卖家常陷入两难。广州服装商肖先生道出行业痛点:若拒绝问题退货,买家一个差评就能让爆款销量腰斩;但若放任退货,每单损失包装运费约15元,“卖十单才能填平一单的坑”。某女装品牌创始人算过一笔账:千万元销售额中40%退货率,直接吞噬30万利润。 为自保,卖家们被迫筑起“防御工事”:设置单笔订单数量上限、屏蔽低信誉账号、甚至忍着恶心给退回的汗臭衣物消毒翻新。有童鞋店在商品页新增血红提示:“演出用鞋恕不退换”,字里行间浸满被薅秃的无奈。 平台审核机制也加速升级。某电商仓管员演示新流程:每件退货需三人核验视频,系统自动比对订单图片与实物的磨损细节;对高频退货账号启动“异常黑名单”,直接冻结极速退款功能。技术防线背后,是对人性之恶的被迫妥协。 退回的旧鞋终被扔进瑕疵品处理箱。王先生将掉包视频上传平台申诉时,评论区涌进数百条声援:“严惩!别让老实人寒心”“孩子看着家长退假货,以后能学什么好?” 法律的天平正在倾斜:江西高院新近公布涉数字经济十大案例,将恶意退货明确列为侵害经营权行为;上海青浦区法院对虚假退货诈骗案判决书写道:“诚信是电商基石,莫让售后保障成犯罪温床。” 那双被退回的旧童鞋鞋舌上,绣着品牌标语“走正道,行远路”。当规则的裂痕照见诚信的缺口,或许我们都该问问自己:那双被穿脏了的,究竟是谁的良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