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小诸葛”白崇禧向蒋介石献策:反正打不过解放军,不如集中全部兵力,南下干掉越南!
1949年春天,解放军势如破竹,渡过长江,南京城里一片慌乱。国民党眼看大势已去,蒋介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小诸葛”白崇禧站了出来,扔下一个大胆的主意:既然大陆守不住,不如带上精锐部队,南下把越南占了,另起炉灶!这想法听起来有点天马行空,但好像也有几分道理。可蒋介石为啥没点头? 白崇禧,1893年出生在广西桂林一个回族家庭,从小脑子活泛,读书也不错,后来投身军旅,算是半路出家。他早年跟着孙中山闹革命,加入同盟会,北伐时崭露头角,打仗眼光毒辣,指挥果断,帮着平了不少南方军阀。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更是一战成名。台儿庄战役,他跟李宗仁搭档,重创日军;武汉保卫战,他调度得当,拖住敌人;长沙会战,他坐镇后方,没让军心散了。因为这些,他得了个“小诸葛”的外号,在国民党军里名声不小。 不过,白崇禧也有短板。他是广西人,跟蒋介石的嫡系不太对付,性格又独立,经常被猜忌。他打仗是把好手,可政治上总差点火候,晚年日子也不好过。
1949年,解放军渡江后,国民党军队跟散了架似的,节节败退。蒋介石整天跟幕僚商量往哪跑,眼看着大陆保不住了。就在这节骨眼上,白崇禧从华中前线赶到南京,提出个惊人建议:带着华中精锐南下越南,去那重新干一场! 他算盘打得挺精。越南挨着中国南方,撤过去方便;地形多山,适合藏兵打游击;当地还有不少华侨,能帮忙弄粮食和人手;更别提越南稻米和橡胶多,比台湾资源强多了。白崇禧觉得,与其在大陆等死,不如搏一把,在越南重整旗鼓。 蒋介石听完没吱声,盯着地图看了半天。越南听着不错,但问题也多。南下得跟法国殖民军硬碰硬,人家装备好,后台硬,打起来不好说。几十万部队的吃喝拉撒怎么办?补给线一拉长,搞不好就全栽了。再说,蒋介石心里一直防着白崇禧,这家伙手握重兵,真在越南站稳了脚,谁说得准以后听不听话?
想来想去,蒋介石还是觉得台湾靠谱。四面环海,守起来容易,又是自家地盘,名正言顺。白崇禧的建议就这么被否了。 蒋介石拍板去了台湾,国民党残部陆陆续续撤了过去。白崇禧没走,留在大陆想靠广西老家撑一撑。他召集旧部,在桂林附近布防,打算跟解放军掰掰手腕。可解放军来得太快,桂军根本挡不住。1949年底,白崇禧撑不下去,先撤到海南岛,后来也去了台湾。 到了台湾,白崇禧的日子不好过。他跟蒋介石关系越来越僵,权力被架空,只能闲在家里。1966年,他在台北去世,73岁,带着一堆没实现的打算走了。 历史就这么走到了今天。可要是当年蒋介石听了白崇禧的,南下越南会咋样?国民党可能会在越南山里跟法国人干起来,美国苏联估计也得掺和,台湾没准早换了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