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笑问新任政委杜平:你抽烟喝酒啥都不会,咱俩能干到一起吗 1963年3月,南

旑旎映芙蕖 2025-07-29 03:32:30

许世友笑问新任政委杜平:你抽烟喝酒啥都不会,咱俩能干到一起吗 1963年3月,南京禄口机场。“老杜啊,听说你烟酒不沾,啥都不会,这往后…咱俩能干到一块儿去吗?我可真有点犯愁。” 说这话的,是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而被他“调侃”的,正是刚刚从沈阳军区调来,准备接任南京军区政委的杜平中将。此话一出,周围来接机的将领们都笑了,杜平自己也乐了。一句玩笑话,瞬间拉近了两位高级将领的距离。不过,许世友这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许世友,何许人也?一员猛将。脾气火爆,爱喝酒,尤其看不惯那些文绉绉的政工干部,在他手下干过的政委,能让他真心佩服的,不多。而来的这位杜平中将,恰恰相反。他不善言辞,性格沉稳,更要命的是,烟酒不沾。这在当时讲究“感情深,一口闷”的军队氛围里,简直就是个异类。试想一下,一个火爆司令,配一个沉闷政委,这班子以后怎么搭?难怪许世友要“犯愁”。 其实,许世友之所以知道杜平“啥都不会”,是因为一桩十年前的旧事。这事儿,还得从朝鲜战场说起。1953年,时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的杜平突然被召回国,毛主席和中央准备让他出任驻朝鲜大使,搞外交工作。这可把杜平给难住了,他一个带兵打仗的,让他去跟外国人打交道,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杜平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有两大“硬伤”。第一,他认为自己口才不行,反应也不够快,搞外交需要随机应变,他自觉不是那块料。第二,也是他最犯愁的,就是不善交际。在他朴素的认知里,搞外交总免不了宴会应酬,可他偏偏烟酒不沾,见了人多的场合就犯怵。这工作,他实在是没信心干好。 可这是毛主席亲自点的将,直接拒绝,怕组织上说他挑三拣四。怎么办呢?杜平决定去找自己的老首长彭德怀元帅说说心里话,希望彭总能帮忙在主席面前转圜一下。他找到彭总,把自己的顾虑一五一十地说了。彭总听了,觉得这是组织决定,让他干就干嘛。杜平见说不通,急了,最后撂下一句心里话:“我抽烟喝酒啥都不会,搞啥外交嘛!” 彭老总是什么性格?直来直去。他觉得杜平这老实人被逼急了挺有意思,就把这事当个趣闻给传出去了。一来二去,高层将领里,不少人都知道了杜平这个因为“不会抽烟喝酒”而不想当大使的梗。许世友远在南京,自然也听说了这位“老实人”政委的逸闻。这才有了机场上那句著名的玩笑话。 那么,回到1963年的南京。一个不抽烟、不喝酒的政委,真就入不了许世友的法眼吗?事实,恰恰打了所有人的脸。他们不仅能干到一起,而且配合得相当默契,成了军中一段佳话。 许世友这个人,看着粗,心里细。他最看重什么?是本事,是人品。他瞧不起的是那些光说不练、只懂务虚的政工干部,但对于有能力、有担当的搭档,他比谁都尊重。杜平呢,不跟你来虚的。工作上,他原则性极强,讲大局,识大体,把政治工作做得扎扎实实。他从不干涉许世友的军事指挥,但在党委决策上,他坚持原则,有理有据,让许世友也不得不服。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传“南京路上好八连”这件事上,两人的配合堪称典范。许世友是典型的军事主官,对宣传工作不太上心,他大手一挥:“宣传上的事,听杜政委的!”可真到了拍板的关键时刻,杜平总要先问一句:“许司令同意了没有?”这种相互尊重,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有意思的是,两人出差,许世友是出了名的急性子,说走就走。可只要杜平中午要休息,这位猛将司令愣是能按捺住性子,安安静静地等。为啥?他跟身边人讲:“老杜有午睡的习惯,等他睡醒了再出发。”这份体谅,早已超越了工作关系。 这份情谊,可不是面子上的客套。后来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杜平却因故赋闲在家,心里不痛快。是许世友,专门把他接到广州,陪他散心,还鼓励他给中央写信,争取复出。他跟杜平说:“你给中央写信,我给你作证!”后来,在叶帅的过问下,杜平重返南京军区,官复原职。这背后,许世友的仗义执言,功不可没。杜平对这份恩情,也记了一辈子。 都说将相和,一个司令员和一个政委,性格南辕北辙,爱好天差地别,怎么就能处成铁哥们?说到底,工作上的搭档,看的不是酒桌上的交情,而是骨子里的相互尊重和能力上的彼此钦佩。许世友看不上的,从来不是不抽烟不喝酒的人,而是没本事没担当的干部。杜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真正的“能干到一起”,靠的是党性、原则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旑旎映芙蕖

旑旎映芙蕖

旑旎映芙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