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然就不要乌克兰的粮食了,进口量是断崖式的下跌。显然,咱们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

白衣渡 2025-07-28 17:46:59

中国突然就不要乌克兰的粮食了,进口量是断崖式的下跌。显然,咱们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为什么转变,这不怪中国,责任全在泽连斯基。   2023年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骤降62%,不是中国粮仓满了,是泽连斯基政府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那句“中国考虑给俄武器”,像根刺扎在双边贸易里。   要知道中国可是乌克兰玉米的第二大买家,2021年买了820万吨,占乌克兰出口量的23%,这些玉米变成了中国养殖场的饲料,让乌克兰农民赚了46亿美元,结果转头就被安上“支持冲突”的帽子,换谁都得掂量掂量这生意能不能做。   2024年乌克兰制裁三家中国企业那事儿,更像是没打草稿的即兴表演。   被制裁的企业里,有家是做汽车零件的,去年还给乌克兰西部的修理厂供过2000套刹车片,结果突然成了“涉嫌给俄军供货”,连个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来。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够客气了,只说“无理”,没提这三家企业每年给乌克兰创的1200个就业岗位。   但粮食贸易这东西,讲究个心照不宣的默契。中国从乌克兰买小麦,价格比从澳大利亚买低15%,还包海运,本来是双赢。   可2023年夏天,乌克兰农业部突然宣布“要审查所有对华粮食合同是否涉及军事用途”,这话一出,中粮集团直接把下半年的订单砍了一半——谁也不想好好的小麦生意,被扯上“军粮”的嫌疑。   结果乌克兰的粮仓堆了1200万吨陈粮,不得不降价30%卖给埃及,农民们在基辅广场举着“我们要中国订单”的牌子抗议,泽连斯基政府却忙着给欧盟写报告,说“中国市场不重要”,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比黑海的风浪还让人捉摸不透。   但中国对俄乌冲突的立场一直明明白白,劝和促谈,还捐了15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给乌克兰送了2000顶帐篷。可这些善意没被当回事,反而被拿来做文章。   2024年春天,乌克兰媒体炒作“中国无人机出现在顿巴斯”,结果查来查去,是乌克兰民间企业从中国电商平台买的消费级无人机,自己改装成侦察设备,倒成了中国“支持俄方”的“证据”。   这种混淆是非的操作,让中国进口商心里打鼓——谁知道下次买的玉米里,会不会被查出“疑似给俄军做面包”的痕迹。   国际粮贸市场有的是选择,中国转身从巴西买了600万吨玉米,从阿根廷进了450万吨小麦,价格虽然贵点,但至少不用听闲言碎语。   巴西农业部乐得合不拢嘴,专门开通了到中国的直航货轮,把原来给乌克兰的船位都占了。乌克兰的粮商急了,派代表团来中国谈,说“可以降价10%”,可中国进口商只问了一句:“下次再制裁中国企业,我们的损失谁赔?”这话让对方哑口无言——毕竟生意场上,信任比价格更重要。   泽连斯基政府可能没算过经济账。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农产品,带动了敖德萨港2.3万人的就业,港口的起重机有一半是中国造的,连报关系统都用的中国软件。   2023年进口量一降,敖德萨港的吞吐量跌了38%,码头工人开始轮休,原来给中国货轮加油的加油站,现在只能给渔船补油。   中国做生意向来讲究“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2022年黑海粮食协议刚签,中国就带头买了300万吨乌克兰小麦,比美国多买120万吨,那会儿泽连斯基还在视频里说“感谢中国朋友”。   才过一年,态度就变了,又是指责又是制裁,把好好的贸易关系搞得疙疙瘩瘩。现在乌克兰的玉米在国际市场上堆成山,价格跌了22%,想找中国接盘,却忘了当初是怎么把合作的梯子撤了的。

0 阅读:1023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55

用户12xxx55

4
2025-07-29 17:38

进口粮食?很多乌克兰港口都被俄罗斯炸了

猜你喜欢

白衣渡

白衣渡

白衣渡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