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的女志愿军战士在回国途中途经沈阳,趁着换乘的间隙,她走进了一家照相馆,在

江樵品史 2025-07-28 16:20:24

一位年轻的女志愿军战士在回国途中途经沈阳,趁着换乘的间隙,她走进了一家照相馆,在这张照片中,她留下了自己年轻而清秀的容颜,那双浓眉大眼,如同清澈的湖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的胸前,挂着两枚奖章,那是她为抗美援朝战争付出的荣誉。

沈阳和平区一家国营照相馆迎来了一位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志愿军女兵,唐月瑛胸前佩戴着二级战斗英雄奖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这是志愿军文工团员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这两枚奖章背后,是她在朝鲜战场的真实经历,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文工团越剧队演员,她和女战友在前线完成了800多场演出。

1950年,志愿军九兵团进入朝鲜东线战场,唐月瑛所在的文工团跟随部队深入一线阵地,在距离前沿不到几公里的山洞里搭建临时舞台,她们用军用棉被缝制幕布,手电筒绑在树枝上充当灯光设备。

最惊险的一次演出是她们正在为第27军某团演出越剧《梁祝》,敌机突然来袭,在第一轮轰炸间隙,唐月瑛和战友们迅速转移到临时挖掘的防空洞。

但演出并未中断,部队指挥员提出在防空洞里继续表演,哪怕只有手电筒照明,唐月瑛记得,当她唱到“十八相送”选段时,洞里上百名战士一起轻声跟唱,声音在石壁间回响。

战地生活的艰苦超出了这些上海女孩的想象,冬季,朝鲜东部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四十多度,女演员们生理期时,男战友会悄悄从自己的棉衣里掏出棉花递过来,没有人觉得尴尬。

炒面是志愿军的标准口粮,一天三顿都是这种用大豆和高粱磨成的粉末,唐月瑛和战友们每天的食物配给是炒面加一小撮盐,偶尔能分到两颗糖果已经是极大的幸福。

最让她难忘的是战士们的反应,每次演出结束,这些经历了残酷战斗的年轻人都会用冻得发紫的手拼命鼓掌。

有个机枪手告诉她,听到家乡戏曲就想起了江南的小桥流水,仿佛回到了母亲身边。

战争期间,九兵团文工团越剧队减员过半,有的战友牺牲在敌机轰炸中,有的因为严重冻伤截肢致残,唐月瑛是少数几个完整走出战场的女演员之一。

1953年停战协议签署后,唐月瑛随部队回国,在沈阳火车站候车时,她专门找到照相馆拍摄了这张军装照,照片中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棉军装,两枚奖章在胸前格外醒目。

这张照片背面,唐月瑛用钢笔写下“献给为和平而战的战友们”,这句话现在还清晰可见。

回国后,唐月瑛进入浙江越剧院工作,她在越剧电影《红楼梦》中饰演王熙凤,这个角色让她在全国越剧界声名鹊起。

周恩来总理观看《红楼梦》后接见演员,特别询问了唐月瑛的志愿军经历,总理说:“文艺工作者经历过战火洗礼,作品才有真正的力量。”

此后几十年,唐月瑛一直保持着战时养成的生活习惯。每天五点起床,被子叠得如同豆腐块,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那张军装照,旁边是她在朝鲜战场使用过的搪瓷缸和日记本。

这本战地日记记录了847场演出的详细情况,包括演出地点、观众人数、剧目选择,甚至天气状况都有详细记载。现在这本日记被浙江省档案馆收藏,成为研究志愿军文化生活的珍贵史料。

2021年,唐月瑛去世,她的子女按照遗愿,将那张军装照和战地日记一同捐献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0

用户10xxx90

2
2025-07-29 13:08

军中花木兰。

猜你喜欢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