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填海这个办法好,可以一劳永逸解决台湾问题!十万辆渣土车昼夜交替、加上几万台挖掘机,顶多3个月半年时间就可以通车,完全实现两岸统一!也有人建议:黄河改道入海,利用黄河大量的泥沙自然填平,省钱省力省事! 这个想法听起来有点天马行空,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实现。台湾海峡本身宽约130公里,水深差不多200米。按照设想,如果从福建沿岸下手,挖掘机负责挖土、渣土车负责运料,大家日夜轮流干,先在近海围出堤坝,然后一层层稳稳地填土压实。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让黄河水改道,跟着泥沙自然带着把浅海慢慢填平,这样机械和人力投入都能省一些。这样一来,不出半年表层路面就能修出来了,再后续加固升级成全功能公路,两岸的陆路连通指日可待。 其实,这种大手笔不仅仅停留在想法上。看回过去二三十年,中国填海造陆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九十年代初,香港在赤鱲角开建新机场,1991年动工,用挖沙船填成一座人工岛,1998年就成为香港新门户,为当地经济插上翅膀。 澳门同样靠填海扩展城区,用来盖房子、建商圈,一下子和珠三角变得紧密,缓解了土地紧张。进入2010年代,中国南海诸岛启动大规模建设,“天鲸号”等大型设备直接在海里喷沙造地,到了2015年前后,原本只有礁石的地方也能建出机场码头。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桥隧工程,也打破了传统难题,一路通到2018年正式运营,提高了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效率。 这些真实工程展示了中国填海的能力。不只是从无到有造出新地,还能带动经济发展,服务国家的更大布局。各地填海项目都经过科学勘探、层层压实,每一步都讲究实用和长期稳定。这几十年里,中国新增了67平方公里的海上土地,技术积累和国家政策高度配合,也成为今天敢想大工程的底气。 其实两岸通道方案早有讨论,2002年甚至有专家提出过跨海大桥,2005年有了北线“桥隧结合”的初步方案,从福建平潭到新竹,全长约122公里。现在提议用填海,等于是把这些传统大工程的经验打包升级成新的战略。 也有人建议用浮桥拉近人气和情感距离,或者用观光隧道、抗风抗震大桥,把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兼顾进来。各种方案不只是讲技术手段,核心还是为一个中国、促进融合这个大目标铺路。 所有这些办法,很多可以先行试点,比如先在沿海填一小段或者小范围浮桥,慢慢积累经验和信心。未来无论用哪种方法修通了,两岸物理距离被打破,人文和经济纽带肯定会更紧密,局面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填海连通两岸的方法,你觉得真能变成现实吗?别光看热闹,欢迎留言说说你怎么看。
东大要放大招了。如今中国不直接动手拿下台湾,反而先把目光锁在黄岩岛上,因为东大很
【18评论】【27点赞】
随风
神经病发作了吧
一意
现在的填海造陆都是在比较浅的地方,很多都是低潮可以露出水面的礁盘,深一些的也就是三五米的样子。太深了就不划算了,超过二十米基本就没有填的可行性了,台湾海峡深达五六十米,根本填不了
风吹屁儿凉
不怕打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