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印军退伍将领在跟高志凯博士连线的时候威胁道,如果你们敢帮助巴基斯坦,那么印度就会和日本联手对付你们! 2025年,一场原本平平无奇的电视连线节目,因一句带着火药味的威胁,突然变得火光四溅。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而是印度退役陆军少将G.D.巴克希,而他的“对象”,正是中国知名国际问题专家高志凯博士。 全程直播,镜头未剪。巴克希在节目中直言,如果中国还继续支持巴基斯坦,那印度就会联手日本一起对付中国。话音刚落,现场气氛瞬间降温。 高志凯博士保持冷静,强调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争端,不会用武力去推动地区局势。 但这番表态却不断被印度主持人打断,指责中国在伊朗遭袭时“袖手旁观”,还抛出一句GDP“已达17万亿美元”,一副“我们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印度”的姿态。 台上唇枪舌剑,台下却是更复杂的现实逻辑。印度把中巴合作视作战略威胁早已不是新鲜事。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巴基斯坦超过八成的武器装备来自中国。 在印度眼中,这几乎等同于“武装了一个敌人”。但问题是,印度自己也没少干这事。 布拉莫斯导弹出口给越南,不就是为了在南海牵制中国?还专门加强了万安滩一带的防御部署,这跟“挑事”差不多。 巴克希将军的这番“联手日本”言论,听起来倒像是临时起意的情绪发泄。但真要较起真来,这话到底有没有几分可能?先从印度军工的实际情况看,恐怕很难撑起这口气。 亚美尼亚买了印度的“斯瓦蒂”雷达和“皮纳卡”火箭炮,结果发现雷达竟然塞满了二手零件,火箭炮标称射程70公里,实战中却只有40公里,被骂成“废铁”。 厄瓜多尔的“北极星”直升机更惨,买了七架,三年内坠毁了四架,其余也被迫停飞。越南、巴西等国也都对印度导弹和防空系统的故障率提出过质疑。 至于和日本联手,听起来是个“高大上”的设想,但现实又是一回事。日本的武器体系长期依赖美国,从军规到技术标准都和印度不兼容。 2025年5月刚刚举行的日印防务磋商,只是想加强应对海上活动的情报交流,根本没提过要进行大规模武器采购。 巴克希的警告,其实就是印度长期战略焦虑的外放。从1962年边境冲突到今天,印度对中国的戒心从未放松。 尤其是2020年加勒万河谷的冲突,印军死了20人,这之后,印度在高原地区的“补短板”计划就没停过。 可是现实却是,装备落后、后勤困难,再怎么补也补不过中国在西藏部署的歼-20和远程火箭炮。 2025年5月的印巴空战,还让印度再吃一次“现实的耳光”。一架米格-21被巴方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E轻松击落,消息传出,让印度国内再次质疑自家空军的现代化水平。 一位印军参谋部官员甚至坦言,印军根本无法同时应对中巴两个方向的军事压力。 军事不占优,经济上印度也绑得死死的。2024-2025财年,中印贸易逆差高达992亿美元,其中70%的电子和机械产品都得从中国进口。 甚至在今年夏天,印度还被迫取消了对中国空调压缩机的关税,因为国内供应链快撑不住了。 而印度一直想靠的“背后大哥”,美国,现在也有点靠不住。F-35战机一直拖延到前几日才飞走,特朗普还在考虑对印度征收500%的关税。 再加上今年6月印度断供日本稀土,结果让自己在高端制造领域也陷入尴尬。靠美国没结果,跟日本也合不到一块,巴克希的“联手论”更像是转移矛盾的说辞。 在这场舌战之后没几天,印度防长辛格却在青岛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罕见提出“永久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这立场转变得有点快。 而高志凯博士当场抛出一张地图,指出唐代曾控制恒河流域,这一“恒河为界”的说法直接打乱了印度多年依赖的“麦克马洪线”话语逻辑。 从巴克希的威胁,到印度防长的低调,前后不过几天,路线却截然不同。这种落差,恰恰说明了印度面对现实压力时的摇摆与焦虑。 威胁可以喊,地图也可以画,但真正的问题是:印度有没有能力在现实中把这些“愿景”变成“行动”。 信息来源: 《视频丨在印度滞留超一个月 英国这架F-35战机终于飞走了》——央视新闻
黄岩岛都敢碰?印度这次真的疯了!中印关系已彻底撕破脸从最近的消息来看,印度这
【11评论】【6点赞】
试试就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