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媒体报道,在近期举行的中欧峰会上,欧洲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中国的实力正日益凸显,而这或许正是欧洲在面对中国时最大的心理弱点。 7月27日,法媒刊文指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此番前往北京,尽管中欧之间在多项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但欧方领导人在会谈中不得不承认中方作为东道主所展现出的强大国力与影响力。 报道还提到,美国其实早于欧洲便对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威胁”产生警觉,原因在于北京的发展模式正在更直接地挑战西方传统的全球主导地位。而如今,中国已构建起一个全新的格局,尤其是在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即便欧盟方面对中国提出所谓“补贴”或“不公平竞争”的质疑,欧洲最终仍需面对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中国的科技与产业水平已不容小觑。 对于法媒的这一评价,我们不妨给予积极肯定——这的确是一次少有的客观认知。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只停留在中低端制造业阶段的国家,如今的中国在高科技、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国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对欧洲而言,真正的挑战并非来自中国的崛起本身,而是如何用理性、健康的心态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实。从工业革命以来,欧洲一直处于世界科技和工业前沿,而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种转变对欧洲而言,的确不易接受。 或许,某些欧洲国家正在隐约感受到自己的传统优势正逐渐被削弱。但要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并非依赖所谓“倾销”或“补贴”,而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其将中国视为威胁,不如视之为全球合作的新动力。 归根结底,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从未将欧洲视为对手。相反,欧洲若能以更加开放与成熟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崛起,或许会发现,中欧之间远比“竞争”更具前景的是“互利共赢”的合作空间。
据法国媒体报道,在近期举行的中欧峰会上,欧洲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中国的实力正日益
稻述呀
2025-07-28 11:54:32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