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7年,义王孙可望正陪着顺治皇帝纵马围猎,突然一支流矢破空而来,这个降清不到

历史梗王 2025-07-28 07:22:23

1657年,义王孙可望正陪着顺治皇帝纵马围猎,突然一支流矢破空而来,这个降清不到两年,曾让清廷大感头疼的南明枭雄当场毙命。

说起孙可望,那可是个狠角色。他生在陕西延长,家里穷得叮当响,年轻时跟着张献忠造反。张献忠看他打仗不要命,收他当义子,还赐了张姓。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了大西国,孙可望被封为平东将军,管着文武大事,地位比谁都高。两年后,张献忠在四川被清军干掉,大西军乱成一团。孙可望带着李定国等人收拾残局,南下云南,硬是又撑起了一片天。 到了云南,孙可望给自己封了个平东王,还分封了李定国、安西王,刘文秀、抚南王,艾能奇、定北王。为了拉拢当地人,他把大西国号扔了,改用干支记年,说要辅佐明朝,恢复江山。1649年,他跟南明永历朝廷搭上线,得了个景国公的头衔,还被赐名叫朝宗。可这家伙野心大得很,公爵哪够啊?他杀了三十多个南明大臣,逼着永历帝封他为秦王。1652年,他把永历帝接到贵州安隆,朝廷大权全攥他手里。

孙可望在南明那几年,真不是白混的。他跟李定国带兵打四川、广西、湖南,收复了不少地方,一时间风头无两。说白了,南明的抗清能撑那么久,他功劳不小。可这人有个毛病,太爱争权夺利。他看李定国打仗厉害,心里嫉妒得不行,非要削人家的兵权。结果呢,两人闹翻了。1656年,李定国把永历帝弄回昆明,孙可望的地位一下就晃了。次年,他带兵去收拾李定国,没想到手下反水,他打输了,没辙,只能投降清朝。 投降的时候,孙可望还挺会来事,把云贵的地图献给清廷,换了个义王的封号,编进了汉军正白旗,搬到北京住。可惜啊,他这步棋走得再精,也没逃过命里的劫。 1657年秋天,孙可望跟着顺治皇帝去南苑围猎。结果呢,一支流矢射中他左胸,当场就没了。这事听起来挺玄乎,历史上说法也不一样。有人说这是意外,围猎时侍卫不小心射偏了;也有人说这是清廷的阴谋,故意弄死他。

咱仔细想想,这事没那么简单。先说箭吧,围猎一般用响箭,可射孙可望的是毒箭,军用的那种,这就不对劲。再看射箭的人,来自鳌拜手下的巴牙喇兵,这些人跟大西军有仇,恨不得孙可望早点死。还有,顺治皇帝也不是啥都不懂的小孩,南明还在云南撑着,留着孙可望这个“义王”,谁知道哪天会不会出乱子? 其实,清廷早就看孙可望不顺眼了。他投降是帮了忙,可他那野心,谁看不出来?说到底,这支毒箭很可能是清廷的警告:降将就得老实点,别想着翻天。他的死,也让其他投降的人吓得不敢乱动。 孙可望一死,南明那边倒是松了口气。他在的时候,净给李定国使绊子,抗清阵营被他搞得四分五裂。他死了,李定国少了个大麻烦,可南明还是没撑住,清军步步紧逼,最后全完了。 对清廷来说,孙可望的死是个信号。杀了这么个不安分的降将,既清了隐患,又震慑了其他人。他的旧部从此夹着尾巴做人,生怕哪天也挨一箭。

0 阅读:101

猜你喜欢

历史梗王

历史梗王

奏响梦想的奋进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