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黑龙江一女子睡觉时,一条大蛇钻进了她的被窝,女子心软没把它赶走,谁知

玄光旅 2025-07-27 20:03:55

2006年,黑龙江一女子睡觉时,一条大蛇钻进了她的被窝,女子心软没把它赶走,谁知几天后,蛇把全家都带来了,一住就是17年… 刘玉平打小就跟别人不太一样。生在黑龙江一个小村,父母走得早,她靠自己讨生活。村里小孩见蜜蜂就跑,她却能站在蜂群旁,纹丝不动,像自带啥魔力。12岁那年,她遇上个老养蜂人,看她不怕蜂,教了她几招养蜂的手艺。她学得快,慢慢把这当成了营生。早些年,她在八五四农场干农活,风吹日晒,扛着锄头翻地,日子过得紧巴巴。 后来,暴风雨和稻瘟病毁了庄稼,她丢了工作,决定靠养蜂翻身。挑了个偏僻地儿,八五四农场和尖山林场交界,周围全是松树和野草,离最近的村子7公里。她搭了个泥土房,屋里就一张炕、一盏油灯,还有满墙的蜂蜜罐子。每天早上,她穿上旧棉袄,戴上网帽,检查蜂箱,刮蜂蜡,忙到天黑才歇。集市在十几公里外,她得骑辆破自行车,驮着沉甸甸的蜂蜜去卖。一个人,守着蜂群,守着这片林子,日子虽苦,但她习惯了这种安静。 2006年冬天,事情起了变化。那晚,外面大雪封山,刘玉平忙完一天,爬上热乎乎的炕,刚要睡下,感觉腿边有啥动静。她掀开被子一看,一条手臂粗的松花蛇盘在那,眼睛亮晶晶盯着她。她吓得一激灵,抓起旁边的扫帚,可那蛇没动,也没攻击的意思。她手一软,放下了扫帚,轻轻把蛇赶出门,心想这事就算完了。 谁知第二天夜里,蛇又来了,溜进屋,在炕边盘着。她有点无奈,索性拿了个破木箱,垫了些稻草,给它弄了个窝。没几天,事情更夸张了,这蛇带了条伴儿回来,俩蛇在房梁上盘得稳稳的。时间一长,蛇越来越多,屋里屋外,房梁、墙角、甚至蜂箱旁,都有它们的身影。刘玉平数过,光大蛇就有二十多条,小蛇更是数不清。她给几条眼熟的起了名,像条背上有花纹的叫“花花”。这些蛇不光没惹麻烦,还帮了大忙。蜂箱老被老鼠啃,它们一来,老鼠全跑光了。 刘玉平干活时,常看到蛇在草丛里一闪,叼走只耗子,蜂箱总算安全了。村里人听说这事,都觉得邪乎,有人送柴时瞅见蛇,吓得扭头就走,还有小孩偷偷跑来看热闹。她倒不介意,照旧敞着门,让蛇自由进出。 到了2023年,蛇的数量多得吓人,少说几百条。村里人坐不住了。有回,一条蛇溜到邻居家,吓得鸡飞狗跳,村里几个长辈找上门,说怕蛇伤人。刘玉平想了几天,决定不能让村里人提心吊胆。她找了个懂野物的老猎人,商量着把蛇迁到远处一个山谷,那儿草深林密,适合蛇活下去。她借来几个木箱,天天往山里跑,拿棍子轻轻把蛇引进去,搬到山谷放生。 每次放完一批,她都站在林子里多看几眼,直到蛇影消失。忙完这事,屋子空了,她也收拾东西,搬回了村里一间小瓦房。村里热闹,集市近了,她开始跟人打交道,慢慢不那么孤单了。她常去学校讲自己的故事,告诉孩子们野生动物没那么可怕,还跟村里人一起种树,护着附近的林子。她的故事传开了,集市上卖蜂蜜时,总有人问起那堆蛇的事,不少人听完后,对蛇和野物多了几分尊重。 几年后,她在林子边散步,瞅见条眼熟的蛇——背上的花纹像极了“花花”,身边还跟了几条小蛇。她蹲下看了会儿,没惊动它们,静静走开了。这段经历让她更坚定,动物和人能好好相处,只要多点理解。 刘玉平的故事听着像传奇,但真真切切发生在黑龙江的林子里。她用17年的光阴,证明了人和自然能有多奇妙的缘分。你听过啥跟动物有关的怪事?或者,你觉得咋样才能让人和自然处得更好?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

0 阅读:1022

评论列表

天天向上

天天向上

2
2025-07-27 20:56

外面大雪封山,何来蛇进屋?

知行 回复 07-28 03:28
直接举报、拉黑渣媒!

昌南

昌南

2
2025-07-27 20:39

许仙:你这算啥

wandefao

wandefao

1
2025-07-27 20:14

6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

1
2025-07-27 21:00

在东北,蛇被称是有灵性的动物。

玄光旅

玄光旅

玄光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