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节目,潘虹对何赛飞说“就你这性子,将来谁家姑娘做你儿媳妇,怕是得捏把汗。”何赛飞赶忙抓着潘虹的胳膊说了一句话,让在场人员狂笑不止。
何赛飞手里的苹果 “咚” 地掉在盘子里,她一把抓住潘虹的胳膊,眼睛瞪得溜圆:“可别瞎说!万一哪个姑娘看电视,本来想跟我儿子处对象,听你这话黄了咋办?”
话音刚落,全场笑成一片。连主持人都擦着笑出来的眼泪:“何老师这护犊子的劲儿,比演杨九红还凶。”
这就是何赛飞,江南女子的皮囊里,装着颗北方汉子的心脏。
当年拍《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在片场啃大蒜,她本来躲得远远的,一听 “吃蒜美容”,捏起一瓣就往嘴里塞,辣得直吐舌头也不松口。
后来整个剧组都知道,那个穿旗袍、画细眉的 “三姨太”,吃面时碗边总得摆几瓣蒜,嚼起来咔嚓响,比老爷们还豪爽。
演《大宅门》的杨九红时,她更是把这份 “野” 劲揉进了角色里。
最初郭宝昌导演看不上她,觉得 “这姑娘太柔,撑不起杨九红的狠”。
何赛飞偏不信,自己琢磨剧本,把杨九红被白家拒之门外的委屈、在风月场摸爬滚打的泼辣,全揉进眼神里。
试镜那天,她往镜头前一站,没说台词,光一个冷笑,就让郭宝昌拍了桌子:“就她了!”
剧播出后,她的手机被短信塞爆,一天收到 900 多条,有骂杨九红 “心狠” 的,有夸她 “演活了” 的。
庆功宴上,她喝得满脸通红,踩着椅子指着郭宝昌喊:“你当初就是没看上我!可杨九红只能是我演!” 第二天醒了酒,她摸着后脑勺笑:“断片了也记得自己没说错,那角色就该是我的。”
这股子真性情,在娱乐圈里格外扎眼。
她敢在采访里说 “当演员是折寿的活”,因为演杨九红崩溃那场戏,她三天没睡着,眼睛熬得通红;
她敢怼流量明星 “连台词都背不下来,算什么演员”,因为自己当年拍哭戏,能把剧本翻得卷了边。
可私下里,她比谁都护着身边人。
儿子谈恋爱,她从不指手画脚,只跟未来儿媳说:“你们小两口好好过,我不掺和。” 朋友劝她 “别总说大实话得罪人”,她啃着大蒜翻白眼:“装着多累啊,我这性子改不了。”
就像节目里那句护儿子的话,听着是玩笑,实则藏着她的通透——她知道自己脾气直,却也明白 “过日子不是演戏”,没必要端着架子。
当年拍《大红灯笼高高挂》,她跟着张艺谋学吃蒜,后来发现 “蒜辣心,却比虚情假意舒服”;演杨九红时拼尽全力,是因为 “角色要真”,做人更要真。
如今的何赛飞,依旧敢说敢做。看到流量明星轧戏,她在访谈里直摇头:“演戏不是赶场子,得走心。” 有人说她 “不合时宜”,她却笑:“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装啥?”
江南的柔情给了她身段,北方的豪气给了她骨血。这样的何赛飞,若是真当了婆婆,怕是不会计较柴米油盐的琐碎,只会拍着儿媳妇的肩膀说:“想吃啥跟我说,咱炒俩菜,就着蒜,喝两杯!”
毕竟,真性情的人,日子过得都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