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轮关税磋商在即,特朗普的谈判目标曝光:希望中国多买美国产品! 中美贸易

非常盘点中 2025-07-27 13:34:57

中美新一轮关税磋商在即,特朗普的谈判目标曝光:希望中国多买美国产品! 中美贸易代表团即将在下周举行第三轮关税磋商,讨论两国24%关税暂缓期延长的相关事宜。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日前在 FOX 采访中直言,双方达成协议的核心是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他特别提到,中国 14 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和高储蓄率,是美国眼中的 “肥肉”。 美方的算盘打得很精,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3 年中国总储蓄达 7.76 万亿美元,居民储蓄率 43.4%,人均存款超 10 万元。 贝森特认为,只要中国开放市场,14 亿人的消费需求就能拉动美国经济。但他没说的是,美国的要求背后藏着双重标准。 一方面,美国要求中国扩大进口,另一方面却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 “实体清单” 制裁,限制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出口。 这种 “只许州官放火” 的做法,让谈判从一开始就充满火药味。 中国的回应却让美方碰了钉子,2025 年 3 月,中国推出 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手机、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稳股市楼市,从政策层面主动扩大内需。 商务部发言人多次强调,美方若不取消单边关税,谈判就缺乏诚意。 这一招 “以攻为守” 让美国陷入被动,中国并非被动应对,而是通过内生动力激活消费市场,减少对外部压力的依赖。 更让美方头疼的是,中国正在重构供应链。2025 年 6 月数据显示,中国对美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进口几近清零,转而加大从俄罗斯、中东的采购。 这种 “去美国化” 的能源战略,让美方试图通过能源出口施压的算盘落空。 美国农产品出口也在波动:7 月对华玉米出口 13.5 万吨,但更多订单流向未知目的地,折射出中国在全球市场寻找替代来源的决心。 美国对华科技遏制导致双方科技论文产出下降,但非核心领域合作仍在增加。这说明,美方的技术封锁并未完全奏效,反而促使中国加速自主创新。 中国在新能源、5G 等领域的突破,正逐步打破美国垄断。这种战略竞争让贸易谈判变成了 “一揽子协议” 的讨价还价,美方不仅要商品订单,还想在科技、地缘政治等领域捞取筹码。 市场的现实也给美方泼了冷水,尽管中国消费者对美国科技产品仍有偏好,如亚马逊报告显示智能穿戴、高端运动装备需求旺盛,但关税让这些商品价格居高不下。 2025 年一季度,美国服装进口额中越南占比 17.47%,超过中国的 17.94%,这反映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附加值转型,而美国商品若失去价格优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萎缩。 这场谈判的本质,是守成大国与崛起国的战略较量。美国试图通过关税迫使中国开放市场,维持其经济霸权;中国则通过政策组合拳和供应链重构,在博弈中争取主动权。 日内瓦协议曾让双方取消 91% 的关税,但如今的磋商面临更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如美方试图将中国购买俄伊石油纳入谈判议题。这种 “议题捆绑” 的策略,让谈判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关税波动直接影响钱包。若磋商破裂,24% 关税重启将推高进口商品价格;若达成协议,中国可能增加的农产品、能源采购,也可能影响国内市场供需。 中国的消费潜力巨大,但内需转化需要时间。中方已积极履行协议义务,但美方多次违约。关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历史案例也警示单边关税的后果。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