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可能即将走向尾声。红军城是乌军顿巴斯防线的核心补给枢纽,源源不断地为身体各部分输送血液一样,为整个顿巴斯防线的乌军提供物资支持。这座城市连接着E - 50高速公路及三条铁路干线,承担着乌东前线70%的物资转运任务。一旦红军城被俄军拿下,整个乌东的乌军就像是失去了食物来源的军队,面临着物资匮乏的绝境,在战争中就只能“喝西北风”了。这种战略意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乌军在乌东地区维持军事力量的关键支撑点。
俄军在进攻红军城时采用了精妙的三阶段战术。从6月开始,集中11万兵力猛攻红军城东部的季米特洛夫镇,这一策略犹如高明的棋手在棋盘上的布局,目的是迫使乌军分散防御力量。就像在拔河比赛中,一方突然在绳子的一侧施加更大的力量,让对方不得不分散力量去应对。俄军通过渗透小组潜入城区,他们敏锐地发现并利用乌军第155旅指挥混乱的漏洞建立据点,深入敌后、出其不意的战术。
俄军内外夹击,发起单日40次冲锋,这一系列猛烈的攻击导致乌军1180人伤亡并瘫痪。这一战术充分展示了俄军在军事战略和战术执行上的高超水平。
红军城的陷落如同一个沉重的打击,让乌克兰方面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乌军总参谋部战报罕见地回避“控制权”表述,仅仅强调“该方向爆发75场战斗”,并且创下单日冲突频率纪录。这种表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乌克兰实质性承认战场失败。
对于关键地区的控制权是衡量胜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乌军总参谋部这种回避的态度,就像是一个人在面对失败时不敢正视自己的处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红军城的失陷对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的信心和局势判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红军城在俄乌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俄军成功拿下红军城以及乌方在红军城陷落后的种种表现,都表明这一事件是俄乌战争走向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它不仅体现了俄军在军事战略和战术上的成功,也暗示着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的局势愈发不利。
随着红军城的陷落,战争的结束或许真的已经不再遥远,当然这一过程还会受到诸多国际政治、军事等因素的影响,但红军城的易主无疑是当前俄乌战争局势的一个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