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最近有点尴尬,本来以为扛着“反美大旗”能跟中国套近乎,结果发现中国根本不买账。 中国确实是伊朗的命脉,买了伊朗近九成的石油出口,占自己石油进口的14%左右,2021年签的25年合作协议,4000亿美元的能源和投资大单,更让伊朗觉得有了靠山。 对中国来说这合作没那么关键,中东石油占中国进口一半以上,伊朗只是其中一份子,沙特、伊拉克、阿联酋都能填补缺口。 伊朗的石油虽便宜,但靠暗池交易躲制裁,操作麻烦,风险不小,中国完全可以换个供应商,没必要为伊朗冒险。 地缘政治上伊朗的“反美”牌更让中国头大,伊朗支持胡塞武装、跟以色列硬碰硬,动不动就搅乱中东局势,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是个威胁,霍尔木兹海峡每天运全球五分之一的原油,中国一半的石油进口都得走这条线。 如果伊朗封锁海峡油价飙升,中国经济肯定吃亏,所以中国更希望中东稳住,而不是被伊朗的激进拖下水。 6月,以色列和伊朗冲突升级中国赶紧呼吁停火,通过上合组织谴责以色列,但对伊朗的军事行动没一点实质支持,摆明了不想掺和。 伊朗把“反美”当外交核心,以为中国也会因为反西方跟它站一块,可中国外交走的是实用主义,讲究不干涉内政,追求多边平衡,虽然中国跟美国有博弈,但它更在乎跟西方的经济联系。 2025年中美贸易战还在继续,中国不可能为伊朗彻底翻脸,况且伊朗在中东的地位没那么重要,沙特是中国的最大石油来源,以色列在科技上有合作潜力,中国没理由为了伊朗得罪这些伙伴。 伊朗还觉得自己战略价值高,是中国抗衡美国的关键棋子,伊朗地处“一带一路”要道,连接亚洲和欧洲,是贸易的好中转站,可伊朗经济脆弱基础设施差,投资环境不佳合作潜力受限,虽然2025年伊朗加入了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但这些更多是象征意义。 对中国来说伊朗只是众多伙伴之一,中国对伊朗的谨慎,反映了它更看重全球布局,不想被伊朗的冒险绑架。 2025年中东局势把这种不对等关系暴露得更明显,6月美国介入以色列和伊朗冲突,中国没站队伊朗,而是在联合国呼吁“各方冷静”,中国外长跟伊朗通话时,只强调“地区和平”,对伊朗的诉求一句没提。 这种态度让伊朗的“反美”热情显得有点单方面,伊朗想要中国在军事或外交上给力支持,可中国更在乎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国际形象。 伊朗挥着“反美”旗帜,想跟中国绑得更紧,可中国始终保持距离,这种单方面的热情,根源在于双方利益不对等,伊朗靠中国抗制裁、稳经济,中国却有更多选择,不愿为伊朗的冒险买单。 2025年的中东局势只是个缩影,伊朗急着找盟友中国却更看重自己的全球布局,对伊朗来说,这场外交有点像热脸贴冷墙,但对旁观者来说这就是国际关系里利益至上的真实写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伊朗最近有点尴尬,本来以为扛着“反美大旗”能跟中国套近乎,结果发现中国根本不买账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7-26 15:14: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