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王必成问罗维道:“有个任务交给你,带人袭击南京,你敢不敢?”罗维道说:“有何不敢!但打南京,需要带多少人?” 先说罗维道,这位可是个硬角色。1915年,他出生在江西泰和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小时候没少见地主欺负人,早就憋着一股火。1929年,才14岁,他就跑去参加红军,扛枪打仗去了。从普通小兵干到排长,他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时没少冲锋陷阵,攒下了一身实战经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1937年11月从江西出发,跋山涉水到了安徽整训,后来又调到江苏茅山地区打游击。1938年,他已经是二营政委,带着部队在竹子岗、新塘等地狠狠教训了日军,歼敌上百人。因为打仗猛,百姓都叫他们“老虎团”,名号响当当。 再看王必成,也是条汉子。1912年,他出生在湖北麻城一个穷苦人家。1928年加入共青团,1929年投身红军,1930年入党。长征路上,他当过营长、团长,指挥作战从不含糊。抗战开始后,他成了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参谋长,专门负责出谋划策。那时候,他带着部队在苏南打得日军晕头转向,韦岗伏击战一仗歼敌23人,还缴了一堆装备,连陈毅都夸他“脱手斩得小楼兰”。王必成脑子活,纪律严,人称“王老虎”,跟罗维道搭档,一个管战略,一个鼓士气,配合得天衣无缝。 1938年6月,战局有点微妙。日军拿下南京后,把主力调去攻武汉,留下来的守军有点松懈。新四军第一支队驻扎在江宁句容一带,离南京近得很,正好瞅准了机会。那会儿,国民政府喊出“袭击南京,保卫武汉”的口号,王必成就琢磨着干一票大的。他找来罗维道,问他敢不敢带人去南京闹一闹。罗维道二话不说就应了,还问得带多少人。王必成告诉他,关键不是人多,是要出其不意,打日军个措手不及。 罗维道也不是愣头青,他先去摸底。带着一个侦察员,扮成卖货的农民,推着破木车就上了宁杭公路。一路上,田里荒着,逃难的老百姓拖儿带女,可日军巡逻却稀稀拉拉。到了南京外城的麒麟门,他发现那儿有个操场,几十个日军新兵在练队列,稀稀拉拉没个正形,连岗哨都没几个。旁边的伪军蹲着抽烟,懒得管事。到了内城中山门,也就几名日军加十几个伪军,查得马马虎虎。罗维道一看,日军压根没把中国军队当回事,防备松得不行。他合计着,麒麟门操场是个好目标。 回来后,他跟二营营长温逢山一合计,挑了17个老兵,每人带把二十响驳壳枪,外加匕首,装成送石灰的苦力就出发了。第二天一早,六辆板车吱吱嘎嘎上了路,战士们扛着麻袋遮武器,汗流浃背地赶到麒麟门。罗维道远远一看,日军还在操场晃荡,伪军还是那副德行。他带着人藏到灌木丛后,爬上旁边的小土坡,居高临下正好能打。等日军歇下来,他一声令下,18把枪一起开火,日军当场懵了,操场上乱成一团,伪军吓得四处跑。警报一响,罗维道赶紧带人撤,钻进山林跑得无影无踪。 这场麒麟门突袭把南京搅得天翻地覆。老百姓口口相传,说新四军杀进城了,日军脸上挂不住,汉奸吓得连夜收拾包袱跑路。报纸广播都炸了锅,夸新四军胆大包天,抗战士气一下子被点燃。日军赶紧加派人手,把城门守得死死的。新四军见势头不对,就改打游击。同年6月,“老虎团”又在镇句公路埋伏,打掉日军一个车队,干掉40多人,抢了一堆枪。8月,日军调了4000多人想围剿小丹阳根据地,新四军玩了个声东击西,二支队突袭雨花台,拿机枪扫中华门,搞得日军以为大部队来了,赶紧回防,围剿计划泡汤。 罗维道后来接着打,句容城、东湾、渣泽车站,一个接一个收拾日军,战绩杠杠的。抗战胜利后,他干过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第九团政委,还当过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支队政委,1955年评了少将军衔,为新中国军事出力不少。王必成解放战争里更是牛,1945年当了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打下长兴、金坛,歼敌几千人。1955年他评了中将军衔,后来在上海警备区和南京军区干到1989年去世。“老虎团”的名号,就这么传了下来。
1942年一名新四军战士外出时,突然看到对面偷偷摸上来一大片日军,自己的后方就是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