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决定承认巴勒斯坦,这是要和美国硬刚了吗。从美国和以色列的激烈反应来看,法国的决定显然遭到了反对和威胁。但这一次法国是公开表态,还获得了英国等欧洲盟友的支持,因此不太可能还将决定撤回去。而显然,法国也肯定不是一时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联合国成员,都承认巴勒斯坦的建立,并且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身份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美国固然可以“护犊子”,但是光靠美国和以色列这对组合,是无法阻止巴勒斯坦崛起的。法国这时候跟进承认巴勒斯坦,并不需要担心美国的反对。相反,这是法国展示自己立场影响力的时候。一直以来,法国都不希望沦为美国跟班,而是希望争取成为欧洲领头羊,并试图在中东事务方面发挥更大影响力。法国不一定会和美国硬刚,但至少在巴以问题上,双方的分歧已经是十分明显了。 截至2024年5月,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143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占比74%)。西班牙、爱尔兰、挪威三国与法国同步行动,形成欧洲承认潮,折射国际社会对"两国方案"共识深化,美国孤立态势加剧。 法国选择此时行动具战略考量。2023年加沙战争造成超3.6万人死亡(加沙卫生部数据),引发欧洲民众强烈抗议,马克龙政府需回应国内压力——法国民调显示67%支持承认巴勒斯坦(IFOP 2024.5),同时抢占欧盟外交主导权。 美国反应受国内政治捆绑。拜登面临大选压力,亲以团体掌握关键摇摆州选票,被迫延续偏袒政策。但美以矛盾已显:2024年5月白宫暂停向以交付3500枚炸弹,反映美方战略焦虑升级。 法国行动撬动欧盟分裂。德国、意大利等国仍拒绝跟进,但欧盟机构态度松动:2024年欧盟外长会议首提"承认巴勒斯坦是和平必要条件",欧洲投资银行冻结对以贷款,显示制裁以色列成新趋势。 巴勒斯坦获法理支持但挑战犹存。法国虽承认其国家地位,但未明确1967年边界,且巴民族权力机构仅控制约旦河西岸18%土地(联合国报告),加沙重建更需每日500辆卡车物资(世卫组织标准),实际主权仍受限。 中东格局重组加速。沙特暂停与以关系正常化谈判,土耳其、埃及强化对巴支持。法国借承认巴勒斯坦深化与阿拉伯世界纽带,2023年法阿贸易额达890亿欧元(增长23%),地缘经济收益显著。 我认为法国此举是多极化世界的必然产物。当美国无法公正调解巴以冲突,欧洲必须承担调停者角色。承认巴勒斯坦非反美宣言,而是重构中东平衡的务实步骤,未来或推动欧盟形成独立于美国的中东政策框架。
法国决定承认巴勒斯坦,这是要和美国硬刚了吗。从美国和以色列的激烈反应来看,法国的
琉璃碎梦谣
2025-07-26 10:39: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