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大学生命丧金矿,真相触目惊心,“溺亡”说法遭质疑!
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实习期间不幸遇难,令人痛心疾首。六个年轻的生命消逝,六个家庭瞬间崩塌,他们的父母该如何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7月23日,这6名东北大学大三学生在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选矿厂实习时,因格栅板断裂,全部坠入金矿的浮选槽,仅一位老师受伤幸存。
通报中提及的“溺亡”二字,初看令人费解。浮选槽内并非普通水体,而是磨碎的矿石、化学药剂与水的混合浆体。槽深12米,矿浆浓稠,密度高达1.6,人一旦坠入,连气泡都不会冒出。
槽内矿浆翻滚,化学药品肆虐,还有搅动的机械,这绝非简单的“溺亡”。孩子们生前定经历了难以忍受的折磨。他们中最大的22岁,最小的才20岁,还有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寒门贵子”,家人已从山区赶往呼伦贝尔。他本应迎接美好的未来,却不幸遭遇此祸,父母该多么崩溃!
如此危险的环境,为何未引起足够重视?安全生产何在?据学生们透露,事发前无人提醒危险,老师仅让大家靠近以便看得更清楚。
车间主任描述了事故经过:当时学生们站在两个浮选机中间听讲解,不幸坠落。格栅板承载能力究竟如何?若能承载多人,又怎会坍塌?
据悉,该公司前年就已被要求整改格栅板,可见企业责任重大。为节约成本,企业在安全上偷工减料,背后尽是“省一笔”的小算盘。
7月11日,公司还召开了安全生产会议,“生命至上”四字格外醒目。然而,仅十余天后,便发生了如此重大事故。
六位大学生本应拥有光明未来,却永远停留在了实习阶段。这明显是安全事故,格栅板承重设计不合理,未考虑极限承重,应追究工厂领导及相关人员责任,并加倍赔偿。
这并非意外,企业明知格栅板有问题,却未提醒、阻止、规劝、引导,实属过失之责。该省的地方不省,不该省的地方却省了。安全用具不能省,省了就会出大问题。领导们的工费用餐应该精打细算,省下的钱应用到安全防护上,才能避免危险发生。
未毕业的大学生进工厂实习,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穿戴好安全装备,并在师傅带领下参观,以避免不安全因素和行为。
六个家庭的希望破灭了,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留下孤零零的父母,他们该如何承受这无尽的痛苦?这岂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谁该为这几个孩子的生命负责?学校与厂矿应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全国人民都在关注官方将如何处理此事,期待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
游侠
安全培训有用吗?安全帽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