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地到军火商,印度正用巴勒斯坦人的尸体铺路通往华盛顿 这事儿,怎么说呢,有时候

浅瞳 2025-07-25 18:33:17

从甘地到军火商,印度正用巴勒斯坦人的尸体铺路通往华盛顿 这事儿,怎么说呢,有时候你以为是在看战争新闻,其实是在看一个国家的“道德塌方”。 加沙努赛赖特难民营,上周再次被炸成火海。274人死于一场精确空袭。以色列承认是他们干的,联合国秘书长直接破防了,说这是“道德深渊”。 但有些国家,不是没看见,而是不想看见。 比如印度。 就在爆炸那天,印度孟买港被拍到一艘货轮正在装载军火——目的地,是以色列海法港。这边尸体还冒着热气,那边炮弹已经启程。有点“一个动作,两种生意”:巴勒斯坦人在死,以色列在炸,印度在赚钱。 你以为这只是巧合?那就太天真了。 先看几个扎眼的数据: 2023年,印度对以色列军售同比增长了400%,直接冲到25亿美元; 加沙战火最猛烈的两个月,印度出口了超过8000枚精确制导炸弹; 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的几十次投票中,印度弃权率高达83%; 印度媒体自己都承认:政府在拼命扩大“军火外交”的占比,以色列就是“第一客户”。 说白了,这不是“战略自主”,这是“道义弃守”。 你要知道,印度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 当年,尼赫鲁在联合国上替巴勒斯坦拍桌子,英迪拉·甘地亲自接待阿拉法特。圣雄甘地说得更直接:“巴勒斯坦属于阿拉伯人,就像恒河属于印度教徒。” 但现在呢?莫迪跟内塔尼亚胡笑得比情人还甜,社交媒体上那张勾肩搭背的合影,怎么看怎么像在讨论分账比例。 外交部说什么“战略模糊”?对不起,你的模糊,别人的尸体可看得清清楚楚。 甚至,当今年3月国际法院裁定以色列有可能实施“种族灭绝”时,印度代表没去投票,理由居然是“临时腹泻”?这要在中国,连微博小编都骂他“蹲坑式外交”。 有媒体讽刺说:印度这些年最大的新兴产业不是医药,是“痔疮膏外交”,脸都不要了。 但更深的问题在后面。 莫迪政府不仅在国际上配合犹太复国主义,在国内也同样推行印度教至上主义。一个在家打穆斯林,一个出门武装犹太人,这组合拳一出,《经济学人》都忍不住说:“莫迪想把印度变成亚洲的以色列”。 这不是黑色幽默,这是血色讽刺。 而且你以为他只是卖武器?不,印度情报部门还帮以色列监控在印留学的巴勒斯坦学生。几个大学生搞了个烛光晚会,结果被警察当恐怖分子暴打。这场面,用“纳粹既视感”来形容,都不算夸张。 有人问,为什么印度要冒这个政治风险选边站? 答案很简单:想换美元。 在中东干一票,换来美国在联合国不刁难、在WTO让一点、在技术封锁松一手。这是莫迪口中“印度梦”的新路径:不靠科技,不靠制造,靠军火。 但你得记住,靠屠夫成不了圣人。 今天你在海得拉巴敲学生的头,明天你会在克什米尔听见爆炸的回音。今天你拿加沙儿童的命换一份军火订单,明天你可能会在新德里医院数不清的尸袋里看到报应。 历史不会装睡,它只是等人写。 甘地走过的土地,今天装满了炸弹;曾经站在正义一边的国家,正在成群结队地涌向战场后勤线。 这个世界不缺武器,但越来越缺“有脸的国家”。 而印度,正在把自己的那张脸,涂满加沙孩子的鲜血。 参考文献 : 以色列与印度公司签订7.77亿美元军火大单 新华网 防务简报|印度欲购以色列预警机,俄向中国交付第二批苏35 澎湃新闻

0 阅读:7
浅瞳

浅瞳

关注我,一起来关注娱乐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