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浙江,陈女士正在家带孩子,手机“叮”地一响,打开一看,到账98000多元,更让她惊喜的是,这笔钱不是工资,是发来的生育津贴。网友:孩子不用愁奶粉了!
五天前,陈女士提交了生育津贴申请,没想到钱这么快就砸进了账户。更让她没想到的是,津贴数额竟然还这么多!
细究起来,这笔近10万元的“巨款”,是她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天×188天产假算出来的“带薪休假”补偿。而在去年生大宝时,同样这笔钱经过单位转手,足足等了两个月。
变化源自浙江今年7月的新规定。过去生育津贴先发到企业账户,再经财务流程转给个人,碰上企业周转困难或人事变动,就可能被拖上两三个月。现在产妇只需上传出生证明,大数据自动核验社保记录,审核通过后三日内必到账。
陈女士的188天产假津贴,相当于每天领520元“工资”,比当地最低日薪高出一大截。
过去生育津贴卡在单位账户,如今资金直达个人,既是效率提升,更是对产妇权益的兜底保障。毕竟产假工资本该属于劳动者,而非企业的周转资金。
而且算法本身一视同仁,清洁工和总监若同单位同产假,津贴数额相同。差别仅源于单位整体薪资水平,这既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也通过188天超长产假给予时间补偿。
可以说,浙江用真金白银破解“生得起养不起”的困局,让年轻夫妇敢把“再生一个”纳入人生计划。正如收到钱的陈女士感慨:“原来生孩子不只是付出,大家真的在帮你托底。”
钱到账的“叮咚”声或许短暂,但回响会很悠长。毕竟只有当产妇不必垫钱还房贷,当爸爸们看到带薪陪产假实实在在变现,生育才可能从负重前行变成希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