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许世友要求163师师长边贵祥放了越南1000多俘虏。不料,边贵祥竟然直接拒绝:撤职也好,坐牢也好,但是释放俘虏这件事,没门! 南疆前线指挥部许世友将军考虑现实因素,要求163师师长边贵祥放了越南1000多俘虏。 不料,边贵祥竟然直接拒绝:撤职也好,坐牢也好,但是释放俘虏这件事,没门! 许世友举着话筒,愣住了。 曾几何时,中越是“同志加兄弟”。 胡志明主席在广西从事革命活动时,中国是坚强后盾。 越南抗法、抗美战争中,中国倾囊相助,两百万吨大米、无数枪炮弹药,连同数万工程兵的血汗,构筑起越南的国防与经济命脉。 然而,随着黎笋上台,越南在苏联支持下野心膨胀,驱赶华侨,入侵柬埔寨,并在中越边境不断挑衅。 忘恩负义,莫过于此! 1979年2月17日,中国军队发起自卫还击。 许世友挂帅东线,目标速战速决,一个月内拿下越北五省,重创其战争潜力后迅速撤回,避免陷入泥潭。 然而,战争远比预想残酷。 越军依托复杂山地和坚固工事,化整为零,节节抵抗,冷枪冷炮,袭扰不断。 163师在师长边贵祥指挥下,却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 边贵祥曾在越南担任军事顾问,深谙其战术特点。 他率部猛打猛冲,两天攻陷越同登要塞,全歼守敌,更在鬼屯炮台攻坚战中,以雷霆手段将其彻底摧毁,震动河内。 越军司令部悬赏三万美元要边贵祥的人头,他闻讯后拍腿大笑:“够买两百头猪了,值!” 一路高歌猛进,直逼谅山城下,拿下它,便意味着战役目标的达成。 然而,就在这节骨眼上,俘虏问题成了烫手山芋。 许世友的命令,在边贵祥听来,无异于放虎归山。 他亲眼目睹过这些俘虏的“两面性”。 就在几天前,163师押送一批俘虏时,就发生过惊险一幕。 几名俘虏假装服从,趁交接物资的瞬间,突然暴起抢夺武器! 混乱中,俘虏们四散奔逃,虽然最终被制服,但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 更让边贵祥怒火中烧的是,在清点缴获的越军粮秣时,赫然发现麻袋上印着醒目的中文“中国援助”! 这份背信弃义,让边贵祥和他的战士们感到锥心的愤怒与屈辱。 此刻,要将这一千多名经过战火淬炼、对我军充满仇恨的俘虏就地释放? 他们将变成一千多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散布在163师乃至整个东线兵团回撤的必经之路上! 这无异于将成千上万官兵的生命,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作为一师之长,他必须为麾下将士的生命负责! 他对着话筒吼出的那句“捆也要捆回去”,是铁血军人的担当,更是对袍泽性命最沉重的承诺! 许世友的震怒可想而知。 政委吴恩庆见状,连忙接过电话,试图缓和气氛,向许世友解释边贵祥的顾虑和之前发生的俘虏暴动事件。 许世友戎马一生,深知战场瞬息万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边贵祥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 最终,他默许了边贵祥的决定。 一千多名俘虏,成了行军路上最大的难题。 163师官兵们,在连续作战的极度疲惫中,又肩负起看押的重任。 他们用绳索将俘虏串联捆绑,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 俘虏们或沉默抵抗,或伺机逃跑,押送过程险象环生。 官兵们高度警惕,轮班值守,既要防止俘虏暴动,又要提防残敌袭击,还要克服饥饿、疲劳和恶劣的环境。 边贵祥身先士卒,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深知责任重大,不容有失。 在他的严令和表率下,全师官兵咬紧牙关,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将这一千多名俘虏,一个不少地押回了广西境内。 当最后一名俘虏被移交战俘营时,163师的官兵们几乎累瘫在地,但心中充满了完成使命的释然与自豪。 历史证明了边贵祥这一“抗命”之举的深远意义。 战后交换俘虏时,中方移交的俘虏名单完整清晰,而越方交还的战俘名单却残缺不全,引发诸多猜测。 更重要的是,这批被“捆回来”的俘虏,成为了后续谈判中的重要筹码,有力维护了国家利益。 163师在此次自卫还击战中歼敌五千八百余人,战功赫赫,成为东线战场当之无愧的王牌。 边贵祥的“抗命”,非但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因其对战场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部队官兵生命的珍视,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在谅山城外的硝烟中,在押解俘虏的崎岖山路上,边贵祥用他的铁肩,扛起了超越命令本身的责任,书写了一名中国军人对胜利、对袍泽、对国家的赤胆忠诚。这份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穿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缅怀香河革命烈士——边贵祥;中国军网——做“一眼就能看得出”的党员)
1979年,许世友要求163师师长边贵祥放了越南1000多俘虏。不料,边贵祥竟然
炎左吖吖
2025-07-25 11:35: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