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湖北的退休警官余发海在野外发现了一片荒凉的墓地,草木丛生,当他看清碑文后,立即发誓:“我一定要带你们回家,”为了履行这个承诺,他卖掉了房子,花光了积蓄,走遍了全国各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头像,进入个人主页即可观看,感谢您的支持! 2005年夏天,退休警官余发海在湖北赤壁市羊楼洞村的山坡上发现了一片被野草掩埋的墓地。 经过仔细清理,他确认了140块刻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字样的墓碑。这些都是抗美援朝期间在志愿军预备医院因伤重不治的战士,医院1956年撤销后,墓地逐渐被人遗忘。 50岁的余发海刚做完肾移植手术,但看到这些无人祭扫的墓碑,他决定帮烈士们找到家人。 他先向全国24个省份寄出了140封信,因地址变更大部分被退回,只收到8封回信。意识到必须亲自寻找后,余发海开始了漫长的寻亲之路。 为筹集路费,余发海变卖了自己的房产。2010年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英魂回家”等公益组织开始提供资助,减轻了他的经济负担。18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每一次寻访都充满艰辛。 在广西贵县寻找18岁烈士覃汉坤的家人时,余发海顶着高烧走了一天山路。当烈士的二哥看到弟弟的烈士证时,80多岁的老人失声痛哭。这样的场景在余发海的寻亲路上反复上演。 2018年,在浙江发生了一个意外插曲。80多岁的老兵胡金海看到刻着自己名字的墓碑时哭笑不得,原来是同名同姓的误会。 这个误会却带来意外收获,通过央视《等着我》栏目的帮助,另一位无名烈士傅云贵的身份得到确认。 2016年,湖北省拨款重建了羊楼洞烈士陵园,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节,都有上万人前来祭扫,缅怀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 余发海的坚持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2021年,他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更重要的是,他的行动带动了社会各界的参与。志愿者们建立了烈士信息数据库,运用DNA比对等现代技术提高寻亲效率。 如今的羊楼洞烈士陵园松柏常青,纪念碑巍然矗立。余发海经常在这里为参观者讲述烈士们的故事。他说,这些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多岁,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护了祖国的安宁。 寻亲过程中,余发海见证了太多感人瞬间。有位烈士的妹妹已经80多岁,她珍藏着哥哥唯一的照片,等了60多年终于知道了哥哥的安息之地。还有位烈士的儿子,出生时父亲已经牺牲,他带着从未谋面的父亲的遗物来到墓前,泪流满面。 余发海常说,一个民族不能忘记自己的英雄。通过他的努力,这些烈士不再是冰冷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的青年,是某个家庭永远的牵挂。每当看到烈士亲属在墓前团聚的场景,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2005年,湖北的退休警官余发海在野外发现了一片荒凉的墓地,草木丛生,当他看清碑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7-25 08:22:13
0
阅读: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