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方刚找过中国,泰柬边境又交火,1700万人正为洪森的错误买单! 7月24日上午,泰柬边境再次交火,地点仍是奥多棉吉省一带。这是自5月底以来,两国军队在该区域发生的第二次实质性武装接触。两国防务系统给出的说法依旧老套——互相指责“对方先开火”,但外界早已不关心谁扣动了扳机,而是想知道:为什么火控始终没关,反而越烧越旺? 尤其是就在冲突爆发的前一晚,泰国方面刚与中方进行沟通,希望借中国的调停能力,防止局势失控。显然,谈判桌上讲克制的同时,枪膛并未卸药。有人嘴上让你“降温”,行动上却把柴火加了一把。 录音门埋下的雷,终于引爆 从5月底那通被公开的电话开始,局势就已经开始发酵。那时泰国总理佩通坦出于缓和局势考虑,主动联系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意图很简单:老朋友谈谈,别让边境问题升级。但洪森反手就把这通“私下沟通”录音公之于众,并将佩通坦在录音中提到的对军方不满之词,精准剪辑后送上媒体。 结果很清楚:佩通坦被宪法法院停职,他信家族遭重创,泰国政坛右转,军方接管边防事务。过去文官政府对柬埔寨的低调姿态不再,军方对洪森的“背刺”也记得很清楚。 洪森可能觉得录音是一张王牌,殊不知这是在捅自己和国家的腰眼。 从踩雷到交火,中方劝说无效 7月中旬,三名泰国士兵在巡逻时踩中地雷,一人重伤。泰方随后指控这是柬方新近布雷,违反《渥太华公约》,并以此为由降低外交关系等级,驱逐柬埔寨大使,关闭边境口岸。柬方回应称为历史遗留地雷,拒绝承认。 紧张局势再次升高。7月23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与泰国外交部东盟司司长会面,明确表达希望双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中方此举,无疑是出于地区稳定与本国利益的双重考虑。 但就在第二天,边境照样开了枪。这次不是摩擦级别的口岸冲突,而是部署了F-16战斗机的实质性军力介入。据泰国第二军区称,柬方拒绝接触,先开火,泰军随即还击。柬方则称泰军突然进攻,自己是“被迫反制”。 无论谁说得对,现实是中方的劝说没有起效。局势并未被降温,反而继续向失控方向倾斜。 柬埔寨的地缘筹码在缩水,洪森没了退路 必须指出的是,当前局势下,柬埔寨处于绝对劣势。无论从经济体量还是军力规模,泰国都远超柬方: 泰国GDP超5000亿美元,柬埔寨仅约400亿美元,不到其十分之一;泰军总兵力约36万人,柬军不足10万;泰国拥有完整空军体系,配备F-16、战术无人机,柬方则基本没有成建制空中力量; 陆军主战装备代差明显,柬军仍使用部分冷战末期坦克与步战车。 柬埔寨如果不依靠地区协调机制和大国间接支持,想在军事层面与泰国硬碰,是不现实的。过去,洪森能够凭借与他信家族的个人关系,在边境问题上避免走到破裂一步。但录音事件让这个缓冲层彻底崩解,现在接手的普坦政府与洪森毫无私交,也没有政治动力为其留面子。 洪森想打“民族情绪牌”稳住儿子洪玛奈的执政基础,却在实操中砍断了所有回旋通道。如今,不仅双边通道关闭,连中国这样的关键邻国,也很难再为柬方无条件托底。 中方处境微妙,不愿出手,也不能坐视 对中国而言,这场局部冲突来得不是很突然,但确实很不合时宜。 中方在柬埔寨投资密集,从西哈努克港到金边工业圈,再到战略位置敏感的高龙岛军港项目,都是中资主导。一旦冲突升级,前线安全、后勤通道、人员撤离等都会成为现实问题。 而中方与泰国的合作同样是战略级别的,中泰高铁、中老铁路延伸线、中南半岛陆海通道都需要泰方配合。 这意味着,在调解过程中,中方无法只偏袒一方,也无法完全中立。任何动作都会被另一方拿来对比衡量,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下一轮谈判或者项目落实。 当前态势下,最可能的选项是维持“冷协调”——劝双方不再升级,但不主动担保和平。除非柬方愿意主动请求中方介入调解,否则,中国很难贸然站出来“拉架”。 1700万人陷入一个局:不是因为弱,而是被绑了票 洪森这一局,从一开始就不是“高招”,而是一步一步自陷泥淖。最讽刺的是,真正为这场局面付出代价的,是柬埔寨1700万普通人。 口岸关闭,贸易停摆,榴莲、木薯等主力出口产品被堵在边境线上;边境居民已开始自发撤离;而征兵法案刚刚重启,青年世代早已对“战备”的口号不再买账。 此刻的洪森家族,如果还在幻想用强势姿态换取“平起平坐”的谈判地位,那很可能等来的不是和平,而是继续失血。 现在,哪怕中国愿意出手调解,泰方愿不愿意听,都成问题。局面到了这一步,真正有效的选项只剩一个:洪森收回自己那一套旧剧本,柬方主动制造下台阶。 否则,下一次F-16升空,就不会再是警告了。 参考资料: 《泰柬边境冲突升级,F-16战机空袭边防阵地》泰国《民族报》
泰方刚找过中国,泰柬边境又交火,1700万人正为洪森的错误买单! 7月24日上午
国际瞭望站
2025-07-25 00:12:4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