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国歌?”一百万粉丝网红公开发表建议,认为我们应该更换国歌,现在国歌不符合时代发展。此言论引起众多网友热议,国歌应该更换吗? 一个有一百万粉丝的网红,公开说咱们该换国歌了,他觉得现在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跟不上时代发展,还说这歌和特定的历史阶段绑得太死,换个国歌就能说明 “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已经过去了,历史重新回到正轨。 之后,他们得寸进尺,一步步往南打,好多地方都被他们占了,老百姓日子过得苦,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整个中华民族都面临着要被灭国的危险。 就在这时候,全国人民都急了,大家伙儿心里的爱国劲儿一下子被点燃了,到处都喊着 “不能当亡国奴”。 田汉和聂耳这两位先生,都是特别爱国的人,他们俩后来也加入了共产党,一心想着怎么救国家、救老百姓。 1934 年的时候,田汉想写一个抗日的电影剧本,可他被叛徒给出卖了,抓进了监狱。 在牢里,他就趁着有空,在一张香烟盒的锡纸上,赶紧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托人带给了聂耳。 聂耳拿到歌词,心里也激动得不行,主动说要给这歌词谱曲,他那时候满脑子都是国家的危难和老百姓的苦难,谱曲的时候特别投入,把那种悲愤又充满力量的感觉全融进去了。 1935 年 4 月,聂耳为了躲开敌人的追捕,去了日本,在日本,他把曲子改定稿,寄回了国内,后来上海的百代唱片公司把这首歌录了下来。 可谁也没想到,同年 7 月 17 日,聂耳在日本游泳的时候出了意外,没了,他虽然走了,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像一把火,很快在全国烧了起来。 到了 1949 年,新中国快成立了,大家开始商量国歌用啥,当时收到了好多投稿,可大家伙儿觉得都不太合适,这时候徐悲鸿先生提议,先用《义勇军进行曲》当代国歌,等以后有更合适的再说。 后来在政协会议上,大家讨论来讨论去,觉得这歌里有那种民族战斗的精神,而且能提醒大家 “安不忘危”,最后就定下来让它当代国歌。开国大典上,奏的就是这首曲子。 不过中间也有小波折,十年动乱的时候,田汉先生受了迫害,这歌也不让唱了,正式场合只能演奏曲子,1978 年,全国人大征集了新的歌词,可大家都不怎么认可。 一直到 1982 年,全国人大才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原来的歌词,让它继续当国歌,2004 年,宪法修正案里正式写明咱们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2017 年,还专门出台了《国歌法》,规定大家伙儿都得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想想国歌刚出来那会儿,那可是咱们民族的救命稻草啊,那时候到处都是日本鬼子,老百姓过得不像人样,这歌一唱起来,就像冲锋号一样,让大家心里有了劲儿。 不管是当兵的还是老百姓,高唱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就往前冲,去跟鬼子拼命。 它把全中国人民的心都拧到了一块儿,成了抗战精神的象征,不光在国内,这歌在国际上也挺有名。 现在有人说这歌过时了,跟现在的时代不搭,可咱们想想,这歌里的精神啥时候过时了?它提醒着咱们,以前的日子多苦,是无数人用命换来现在的安稳。 国歌里的不屈不挠、奋勇抗争,是咱们中国人的根,现在学校里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孩子们站得笔直,就是在学这种精神。 等他们长大了,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起国歌,就知道不能怂,得往前冲,这种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咱们国家才能越来越强。 不管你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听到国歌响起,看到国旗升起,心里那种骄傲和自豪就油然而生。 奥运会上,咱们的运动员拿了金牌,国歌一响,多少人激动得掉眼泪,这就是国歌的力量,它把所有中国人的心连在一起,让大家觉得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得为国家争光。 还有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这句词,有人说现在没那么危险了,这话不对。 现在虽然没有打仗,但咱们面临的挑战可不少,国外有些国家老想卡咱们脖子,在科技、经济上给咱们使绊子。 这时候,国歌里的那种紧迫感就特别重要,提醒咱们不能偷懒,得赶紧搞发展,不然就可能被别人甩在后面。 所以换国歌这事儿是不可能的,国歌是咱们国家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是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那个网红说的话,根本没弄明白国歌的意义,只顾着嘴上说 “时代发展”,却忘了咱们是从哪儿来的,忘了那些为了国家牺牲的人。
相声名家张伯鑫真是敢说啊!昨天张伯鑫直播时表示
【30评论】【12点赞】
用户10xxx41
谁听不惯这国歌可以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