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凌晨开火,上百架无人机突袭藏南,杀死一名中将、一名准将、一名上校共19人。 2025年7月13日凌晨,印度军方在庞赛山口展开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无人机袭击。行动从迪布鲁加尔的一个前线基地启动,150多架无人机分成三波,目标直指ULFA-I的指挥部和补给点。第一波用的是法国产“神经元”电子干扰无人机,专门瘫痪目标的通讯系统。凌晨2点,这些无人机飞到2000英尺高度,释放电磁脉冲,瞬间让ULFA-I的无线电和卫星电话变成废铁,营地陷入一片混乱。 紧接着,第二波来了100架以色列“哈洛普”自杀式无人机,每架装载23公斤高爆弹头。这些无人机靠人工智能导航,直扑指挥部。2点07分,指挥部的主掩体被炸毁,爆炸威力掀翻了周围的树木,纳扬·梅迪当场被炸死。2点20分,第二轮打击锁定后勤中心,加内什·阿索姆所在的临时指挥所被三架无人机同时命中,弹药库爆炸引发连环反应,火光照亮了整个山谷。第三波在3点整摧毁了地下的物资储备,炸塌了藏有步枪和迫击炮的隧道。 12小时后,下午2点,ULFA-I残余成员在一条小溪边组织葬礼,印度军方抓住机会,又派出一架“哈洛普”无人机,精准炸毁集会现场,普拉迪普·阿索姆等人被炸死。这次行动展现了印度军方的“闭环打击链”:实时侦察、精准定位、反复打击。无人机成本低,每架“哈洛普”只要10万美元,远低于传统战机,飞行时间长达6小时,能在复杂地形里锁定目标。印度靠着卫星情报和线人,提前锁定了ULFA-I的据点,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这次袭击的背景离不开藏南的特殊地理位置。庞赛山口紧邻中印实际控制线,距离中国控制区不到20公里。印度军方选择这里动手,不只是针对ULFA-I,还在向周边国家释放信号。过去几年,印度媒体多次炒作ULFA-I和缅甸武装甚至其他国家的联系,虽然没确凿证据,但这给了印度加强边境部署的借口。2025年6月以来,中国在藏南部署了红旗-9B防空系统和“彩虹-7”隐身无人机,明显是在回应印度的动作。 行动的成功离不开技术支持。“哈洛普”无人机的红外传感器能在夜间捕捉目标,哪怕藏在密林里也跑不掉。“神经元”无人机的干扰技术让ULFA-I完全失联,无法组织反击。印度军方还动用了卫星和无人机实时传输数据,指挥中心能随时调整打击目标。这种高科技作战模式让印度避免了地面部队的损失,过去在阿萨姆的步兵围剿经常被游击队伏击,伤亡惨重。这次行动零伤亡,堪称印度近年来最成功的反恐操作之一。
印军凌晨开火,上百架无人机突袭藏南,杀死一名中将、一名准将、一名上校共19人。
红梅初来护
2025-07-24 22:08:06
0
阅读:701
武和文评论
这点玩具武器装备还得瑟啥,红梅
亮剑
很好,你把三哥说成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