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捅马蜂窝,副司令被抓,10万大军调转枪口进军基辅造反?
如果乌克兰真出事,不会是俄军攻入基辅,而是自家部队先开枪。
7月22日夜,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局长马柳克罕见发声,公开警告总统府的一项决定正在逼迫军队走向失控。他指的是,调查局突袭乌克兰国民卫队,逮捕了包括副司令比卢斯在内的多名高级军官。最初是6人,随后名单不断扩大,涵盖了后勤系统、边防支队及国民警卫队总部多个岗位,范围之大,几乎等于斩了这支部队的指挥链。
这不是简单的反腐,更像一场清洗。
乌克兰国民卫队,表面归内政部,实则是泽连斯基手下的“内线军团”,其中吸纳了大量民族主义组织、雇佣兵和前亚速团成员。他们在战争初期拼得最凶,但也最难控制。
比卢斯的被捕是个信号。信号一发,连锁反应接踵而至。据乌国家安全局评估,已有超过10万名国民卫队士兵处于“拒绝服从命令”的状态。一些部队停止训练、拒绝调动,个别分队直接停发前线补给,实际等同于“半兵变”。
甚至有人开始在社交平台转发“要不要学瓦格纳”的帖子。
马柳克说得直白:这支部队差点集体哗变。副司令家门口聚集了一大堆士兵,不是保卫国家,而是声援上司。内政部长亲自跑营区试图劝说,但效果可想而知。
政令不出军营,这是动摇政权根基的大事。
乌克兰现在的局势,非常尴尬。
正面战场上,靠西方支援维持空中侦察和火力打击;后方政局,却在权斗和强推新法案中失控。
7月21日,乌议会通过了限制国家调查局权力的新法案,被质疑为总统府打压反对派、掌控军情系统的手段。此事引爆了全国性的抗议潮。从基辅到利沃夫,从哈尔科夫到敖德萨,几乎所有主要城市都有人走上街头。而与以往不同,这次抗议者不是被征兵的农民,而是中产阶层,甚至包括部分公务员家庭。
泽连斯基以为,手握战争状态,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低估了自己清洗对象的敏感性。
更麻烦的是,国民卫队不是普通义务兵,他们多数人有战斗经验、精通武器、地盘熟、且对现政权并无忠诚。更别说很多亚速团旧部本来就对泽连斯基心怀芥蒂,当初不过是临时结盟,如今政权日趋集权,强推宪改、压制舆论、限制独立调查……这些动作不断激怒乌克兰国内右翼势力。
有人形容,现在的乌克兰权力格局,就像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前夕,前线与后方逐渐脱节,士兵开始不听命,指挥系统崩塌,民众反感不断累积。没人知道哪一块地砖会突然爆裂,但大家都在等第一声枪响。
外部也不安。
俄罗斯媒体高度关注此事。包括资深战地记者斯拉德科夫在内,接连披露了乌军前线士兵“放空哨所”“自动撤回”的案例,甚至有人把手雷藏在军营外边,意图“吓唬”后方派来的军法调查员。
还有更加荒诞的传闻:某些国民卫队残余势力开始在实验室培育蝗虫,用以破坏粮田——表面是暗讽,实则是在控诉总统府用“生物试验”报复反对派。这种荒唐的说法能流传开,说明乌克兰政信已断。
不仅如此,特种作战部队也出事了。有匿名情报显示,一批特战士兵轮换回后,在家中被冷兵器刺杀——行凶者身份不明,但指向明显:有人在用“私刑”手段清除“知情者”。
更有消息称,泽连斯基同意国防情报局将重刑犯组建为“敢死队”,在战场一线执行“回不来的任务”,指挥官绰号“胡须”,背景复杂。最近基辅南郊一名地产商被袭,线索也指向这伙人。
这一切拼在一起,就是一个国家军队系统正在碎裂的征兆。
当一支武装部队的高层被成批抓捕、士兵集体罢训、地方政权质疑总统,且没有任何机制可以仲裁或缓和冲突时,那不是政变前夜,那是政权崩塌的起点。
泽连斯基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俄罗斯进攻多猛,而是他能否在内部裂解前撑住这个国家。
没人能保证,下一次真正“进军基辅”的,会不会还是挂着乌克兰国旗的部队。
参考资料:
《乌国家安全局局长警告调查局清洗军队引发哗变》基辅时报
《乌克兰多地爆发抗议 反对泽连斯基新法案》今日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