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闻:日本三菱汽车宣布结束在华发动机生产,彻底退出中国汽车制造业务。 这事儿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7-24 21:58:29

突发新闻:日本三菱汽车宣布结束在华发动机生产,彻底退出中国汽车制造业务。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唏嘘,想当年三菱发动机在中国汽车圈那可是“神一样的存在”。十五年前,你在路上随便拦十辆国产车,至少有三辆打开发动机盖,里面突突转的都是三菱的机器。 那会儿咱们的车企刚起步,造发动机还没摸到门道,三菱就像个“技术批发商”,把淘汰下来的4G63、4G15系列发动机打包卖给中国厂家,奇瑞、吉利、比亚迪这些现在的巨头,当年都得靠着三菱的“心脏”才能跑起来。 说起来也挺讽刺,三菱卖发动机的时候,可能压根没把中国车企放在眼里,觉得咱们这辈子都离不开他们的技术。他们大概没想到,中国人学东西这么快。 就拿三菱最得意的4G63发动机来说,咱们的工程师拆了装、装了拆,不仅摸透了原理,还搞出了涡轮增压版本,动力比原版还强。后来咱们自己的蓝鲸、鲲鹏系列发动机一出来,油耗比三菱低,动力比三菱猛,价格还便宜一半,谁还会傻乎乎地买账? 三菱在华的日子其实早就不好过了,2023年停售整车的时候,就已经露出了颓势。那会儿他们的SUV车型还在啃老本,内饰塑料感重得像玩具车,智能驾驶系统连个基础的车道保持都费劲。 反观咱们的比亚迪宋、哈弗H6,大屏幕能看电影,语音助手随叫随到,油耗还低到让人吃惊。消费者又不傻,花同样的钱,谁不想买个配置高、毛病少的? 这次彻底退出发动机业务,说白了就是被咱们的新能源浪潮拍死在了沙滩上。三菱一辈子钻研燃油机,结果中国市场说变就变,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切换快得像坐火箭。 去年咱们新能源车销量占比都快到一半了,街上跑的网约车十个有八个是电动车,三菱那套几十年的发动机技术,突然就成了没人要的旧报纸。他们不是没想过转型,前年推出的纯电车型,续航才300多公里,价格却比比亚迪元PLUS还贵,这不是明摆着送人头吗? 有人说三菱可以去北美市场找找机会,可那边的情况更惨。特斯拉在北美卖得比白菜还火,福特、通用都在疯狂造电动车,三菱的燃油车在那边连年轻人的眼皮都吸引不了。现在好了,北美和中国这两大市场都丢了,汽车业务基本等于被判了死刑。 不过你也别以为三菱就此消失了,人家早就给自己留了后路。现在在中国市场,三菱的电梯还在写字楼里上上下下,文具店里的三菱笔芯照样卖得红火。这些“副业”虽然没汽车业务风光,却比造车踏实多了。 说到底,三菱汽车的退出,本质上是跟不上中国市场的节奏。咱们的车企用了十五年时间,从“借鸡生蛋”到“自主创新”,把曾经的老师一个个挑落马下,这背后是成千上万工程师趴在车间里画图,是无数次试验失败后再爬起来的韧劲。 其实这事儿也给其他外资品牌提了个醒:在中国市场混,千万别耍小聪明。你要是抱着“赚快钱、留一手”的心态,迟早会被抛弃。看看人家特斯拉,把上海超级工厂当成亲儿子养,最新的4680电池生产线都搬来了,结果去年在华销量比三菱全球销量还高。 再看看丰田,虽然电动化转型慢了点,但好歹在混动领域还在发力,不像三菱,抱着老一套的燃油技术不肯撒手,最后只能灰溜溜地退场。 三菱的退场,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说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一个注脚。当年咱们需要三菱的发动机才能造车,现在咱们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卖到了欧洲、东南亚,甚至开始反哺日本市场。

0 阅读:41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