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后世界会发现,中国究竟和美国差在哪里!美国有一项优势中国永远也超越

红尘里面看 2025-07-24 20:32:55

“9.3阅兵”后世界会发现,中国究竟和美国差在哪里!美国有一项优势中国永远也超越不了,但也恰是它的命门所在! 在这个讲究拳头能打多远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军事投送能力就像给拳头装了弹簧,决定着能在全球多少地方说上话。 对美国来说,这套能把坦克、士兵、弹药快速搬到地球另一端的“搬家”本事,才是它在全球晃悠的真正底气。 但最近这些年,这套曾经让全世界都眼馋的本事,好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要说美国这套“搬家体系”的家当,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是两大主力。 天上的运输机是急先锋,讲究一个“快”字。像C-5M这种大家伙,肚子大到能直接装下主战坦克,最大起飞重量能飙到400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服役,现在平均年龄都过35岁了,说是“老古董”都不为过。 还有C-17,虽然比C-5M年轻点,90年代初开始用,平均机龄也快20年,但它有个绝活,能在坑坑洼洼的土跑道上起降,200多架的规模让美国能快速把兵力扔到前线。 不过可惜的是,C-17早就停产了,坏一架就少一架。 水里的运输船则是“大胃王”,负责拉那些飞机装不下的海量物资。 海湾战争时,几十万人的部队后面跟着几百万吨燃油、弹药,全靠这些船一趟趟运。 美国还能临时征调民用商船,把全球的物资往战场送,这本事确实厉害。 但这些船也面临老化问题,新船建造又慢又贵,比如福特级航母的二号舰,交付时间一推再推,星座级护卫舰刚开工就因为改图纸增重,又得延期。 光有装备还不够,美国能全球投送,靠的还有遍布世界的军事基地。 在80个国家建了750个基地,23万驻军像一个个支点,让运输机和军舰能随时落脚补给。 比如在德国、日本的基地,让美国在欧亚大陆两端都有快速反应的落脚点,这也是它能24小时投送10万兵力的关键。 但这套体系现在麻烦不少,首先是装备老得快,新的又跟不上。 C-5M和C-17故障率越来越高,维修保养花的钱比买新的还头疼。 2025年美国军费砸了8950亿美元,其中3107亿用来买新装备和研发,比俄罗斯、印度等好几个国家的军费加起来还多,可效果却一般。 就拿战斧导弹来说,买22枚花了7.65亿,就算抛开研发费,一枚也要500万,钱花了不少,数量却没上去。 哨兵导弹更夸张,成本超支81%,一枚涨到2.13亿,空军还得自己凑453亿研发费。 更要命的是新项目拖后腿。 陆军的XM30步兵战车,2014年就说要搞,换了好几家公司,到现在连原型车都没造出来。 海军的福特级航母、星座级护卫舰,交付日期一延再延,DDGX驱逐舰干脆从2025年预算里消失了。 六代机研发了十年,钱花光了还没个影,别人家的都开始试飞了。 这么多钱砸进去,装备没更新多少,反而让美国的债务压力越来越大。 维持这套全球投送体系,就像养一个吃得多长得慢的“巨婴”,每年的军费开支成了不小的负担,长此以往,债务危机怕是躲不过去。 对比一下其他国家,美国的压力就更明显了。 中国靠着密集的高铁和公路网,24小时也能部署10万兵力,民用机场还能补短板,虽然运输机数量不如美国,但区域投送潜力不小。 俄罗斯运输机只有180架,海外基地也少,全球投送能力弱,但在东欧家门口调动还挺快。 而美国既要维持全球基地,又要养着庞大的老装备,还要砸钱搞新项目,两头都耗着精力和金钱。 现在看来,美国的军事投送能力虽然还是全球第一,但就像一个满身肌肉的中年人,看着强壮,实则关节老化、代谢变慢。 老装备撑不了多久,新装备又难产,军费花得像流水却不见成效。 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再过几年,它可能就没法像以前那样,在全球随便“搬家”亮肌肉了。 毕竟,再厉害的“搬家本事”,也架不住家当老了、钱包空了啊。

0 阅读:168

评论列表

星啊接力

星啊接力

4
2025-07-24 21:51

“就拿战斧导弹来说,买22枚花了7.65亿,就算抛开研发费,一枚也要500万” 这个要不要再算算[晕]

猜你喜欢

红尘里面看

红尘里面看

红尘旧梦情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