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一天,宋时轮正准备离开部队去延安看病,在与大家告别时叮嘱警卫员“拿枪备马走”,政治部有同志错认为他要拿枪打领导,便缴了他的枪,气急之下,宋时轮拿过警卫员的枪,装上子弹,打算要与政治部同志干架。 1940年的一天,延安突然收到了一则消息——刚组建不久的冀察热挺进军内部产生了纠纷。原本计划前往延安休养学习的宋时轮在出发前,差点与挺进军政治部的同志动枪。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总政十分重视,他们很快就与平西方面的同志联系,了解事情的原委。 在这期间,宋时轮和警卫员来到延安,他虽然按照计划进入学校学习,但这次事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宋时轮最终被严重警告。 每当宋时轮回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他都会忍不住想起此前挺进冀东的往事...... 1938年4月1日,120师命令在雁北一带活动的宋时轮支队挺近平西,他将在那里与邓华的部队会合,随后执行挺进冀东的任务。 宋时轮接到命令后立即东进,他与邓华顺利进入三河、蓟县一带,并连续占领了冀东多座县城。在他们的策应下,著名的冀东暴动取得成功,他们成功利用敌人在华北一带的空档,发展出了抗日根据地,并拥有了一支实力不俗的革命武装。 可部队短时间内发展壮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缺乏统一指挥,各部缺乏后勤保障等诸多困难,使得全军处境非常不妙。 冀东的事情也引起了日军的高度关注,敌人迅速调集重兵发起多次围剿,在日军的不断打击下,宋时轮等人不得不率部转移,冀东的革命武装就这样开始了著名的“平西大撤退”。 由于撤退思路混乱,再加上敌人一路围堵,各部队都在这次撤退的过程中损失惨重,宋时轮无奈之下只能坚持返回平西。他带领的4纵在撤退的过程中经历了诸多苦战,等他带着部队回到平西后,部队就只剩下了4000多人。 此次挺进冀东的任务没能取得一个更好的结果,成为宋时轮的一个遗憾,而他也在这次行动中犯下了一个大的错误。 在此前决定部队去留的时候,宋时轮始终认为留在冀东坚持活动不可行,部队需要撤到平西。虽然邓华与他的想法一致,但两人在执行的时候却有了不一样的做法。 宋时轮当时还没有等到中央的指示就带着部队撤离了,而邓华虽然也想走,但还是坚持等到了指示才撤退。 在强调纪律的党内,宋时轮犯下了一个重大错误,好在邓华出面相助,经过他的努力,宋时轮暂时没有受到处分。 但冀东的失败导致他们的主力部队减员达到了三分之二,考虑到他们的情况后,组织派遣了120师副师长萧克来到了平西,开始了一番新的调整。 在萧克的组织下,冀热察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新的领导班子由萧克负责,与马辉之等人一起负责平西、冀东一带的军政事务。 除了重新整顿平西等地的部队之外,萧克等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重新准备挺进冀东的行动。萧克等人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制定了一个“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发展平北”的大战略。 在这个问题上,宋时轮非常支持萧克的观点,然而在接下来的联席会议上,他与萧克以及其他的一些干部产生了分歧。 在萧克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时候,宋时轮对一些观点有着不同的看法,心直口快的他也当场指了出来,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双方闹得不欢而散。 就在这天,萧克告诉了宋时轮组织批准他去延安休养看病的事情。结合之前发生的事情,宋时轮心里更加不痛快,在萧克面前直接发起了脾气。 随后到了宋时轮该出发的那天,4纵以及挺进军和冀热察区党委的领导同志前来送行。此前发生的一些事情,让现场的氛围变得非常微妙,简单话别之后,宋时轮就让警卫员准备好枪和马出发。 结果一旁有个政治部的同志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宋时轮因为之前的事情怀恨在心,要拿枪打面前的领导,他便急忙上前把枪给抢了过去。 宋时轮这几天由于这些事情,本就非常生气,他见状以为这些人要缴自己的枪,于是立即拿过警卫员的枪就装上了子弹,当场就要和这个同志干起架来。 那人见状吓得赶紧逃走,周围人也急忙上前劝阻,宋时轮这才作罢,带着警卫员赶往了延安。他那时没有想到,自己的鲁莽行为会造成更大的后果。 延安方面得知此事后,考虑到他此前在冀东挺进的时候,已经有过抗命的行为。这两件事影响都很坏,于是组织对他进行了严厉处分,宋时轮之后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但是这件事对他的影响依旧极大,因为直到宋时轮晚年,他当年背着的这个处分也没有被上级撤销,就这么一直跟了他数十年,这也成为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遗憾。
1940年的一天,宋时轮正准备离开部队去延安看病,在与大家告别时叮嘱警卫员“拿枪
寒烟锁重
2025-07-24 19:56:58
0
阅读:1904